锡叶藤,中药名。为五桠果科植物锡叶藤Tetraceraasiatica(Lour.)Hoogl.和毛叶锡叶藤Tetracerascandens(L.)Merr.的根或茎叶。锡叶藤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毛叶锡时藤分布于云南。具有收涩固脱,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白带,子宫脱垂,跌打肿痛。
响叶杨,中药名。为杨柳科植物响叶杨PopulusadenopodaMaxim.的根皮、树皮或叶。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止痛,活血通络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四肢不遂,龋齿疼痛,损伤瘀血肿痛。
皱叶狗尾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皱叶狗尾草Setariaplicata(Lam.)T.Cooke的全草。分布于自华东经华中以至西南各地。具有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疥癣,丹毒,疮疡。
黄粱米,中药名。为禾木科植物粱Setariaitalica(L.)Beauv.或粟Setariaitalica(L.)Beauv.var.germanica(Mill.)Schred品种之一的种仁。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和中,益气,利湿之功效。用于霍乱,呕吐泄泻,下痢,骨湿痹痛。
三升米,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华茶藨RibesfasciculatumSieb.etZucc.var.chinenseMaxim.的根。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具有凉血清热,调经之功效。常用于虚热乏力,月经不调,痛经。
雀麦米,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雀麦BromusjaponicusThunb.的种子。分布于华东、华中、陕西、青海、新疆、四川。具有益肝和脾,滑肠之功效。常用于消渴,体虚,便秘。
桃茎白皮,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桃AmygdaluspersicaL.或山桃Amygdalusdavidiana(Carrière)deVosexHenry除去栓皮的树皮。桃原产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山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水肿,痧气腹痛,风湿关节痛,肺热喘闷,喉痹,牙痛,疮痈肿毒,瘰疬,湿疮,湿癣。
万丈深茎叶,中药名。为菊科还阳参属植物绿茎还阳参Crepislignea(Vaniot)Babcock的茎叶。植物绿茎还阳参,分布于我国四川(木里、普格)、贵州(永安、兴仁、兴义、安尤)、云南(嵩明、永宁、大理、普洱、丽江、昆明、阜宁)。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效。主治外感发热无汗,风湿筋骨疼痛。
莲生桂子草根,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 L.的根。具有催吐、止血、解毒、消痞的功效,主治痞块及各种出血。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6797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