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筷子,中药名。为蜡梅科蜡梅属植物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Linn.)Link的根。植物蜡梅,分布于我国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广西、广东等省区均有栽培,日本、朝鲜和欧洲、美洲也均有引种栽培。具有祛风止痛,理气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跌打损伤,脘腹疼痛,哮喘,劳伤咳嗽,疔疮肿毒。
韭叶芸香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芸香草Cymbopogondistans(NeesexSteud.)W.Wats[AndropogondistansNeesexSteud.]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具有解表,利湿,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伤暑,吐泻腹痛,小便淋痛,风湿痹痛,咳嗽气喘。
球果藤,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球果藤AspidocaryauviferaHook.f.etThoms.的茎。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通络,利水通淋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劳伤疼痛,水肿,小便淋痛。
沙拐枣,中药名。为蓼科植物沙拐枣CalligonummongolicumTurcz.的根或带果全草。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常用于热淋,尿浊,疮疖疔毒,皮肤皲裂。
野茄树,中药名。为茄科茄属植物野茄树SolanumverbascifoliumL.的根或叶。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具有行气止痛,消肿解毒,生肌收敛之功效。用于(根)胃痛,腹痛,骨折,跌打损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叶)外用于痈疖肿毒,皮肤溃疡,外伤出血。
滇常山,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ClerodendrumyunnanenseHuexHand.Mazz.的根、茎、叶。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利湿,行气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水肿尿少,胸腹胀痛。
小罗伞,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小罗伞ArdisiapunctataLindl.的根或全株。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活血调经,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小芸木,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小芸木Micromelumintegerrimum(Buch.-Ham.)WightetArn.exRoem.的根、树皮及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疏风解表,温中行气,散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流感,感冒咳嗽,胃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
山木通,中药名。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山木通Clematis finetiana Levl.et Vant.[C.pavoliniana Pamp.]的茎、叶。具有祛风活血,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乳汁不通。
山槟榔,中药名。为唇形科鸡脚参属植物鸡脚参Orthosiphon wulfenioides(Diels)Hand.-Mazz.[Coleus wulfenioides Diels]的根。具有祛风利湿,活血通络,杀虫消积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淋证,水肿,跌打损伤,骨折,食积腹胀,虫积腹痛。
因篇幅关系,以归膀胱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873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