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木通,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菝葜叶铁线莲ClematisloureiroanaDC.的全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具有舒筋活络,利尿通淋,祛风解表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水肿,淋证;并治风寒感冒。
木天蓼根,中药名。为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Actinidiapolygama(Sieb.etZucc.)Mip.)的根。分布于东北、西北及陕西、山东、浙江、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味辛,性温。归膀胱、胃、大肠经。具有祛风散寒,杀虫止痛的功效。治疗寒痹腰痛,风虫牙痛等病症。
鹿耳翎,中药名。为菊科六棱菊属植物六棱菊Laggera alata(D.Don)Sch.-Bip.[Erigeron alatum D.Don;Blumea alata(D.Don)DC.]的全草。具有祛风除湿,散瘀,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风湿关节炎,腹泻,肾炎水肿,经闭,跌打损伤,疔疮痈肿,瘰疬,毒蛇咬伤,湿疹瘙痒。
岩七,中药名。为川续断科植物裂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bretschneideri(Bat.)Pritz.的根及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疏风清热,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骨折。
川防风,中药材名。为伞形科植物竹节前胡Peucedanum dielsianum Fedde ex Wolff的根。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感冒夹湿,头痛,昏眩,寒湿腹痛,泄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目赤,疮疡,疝瘕,疥癣,风疹。
鱼眼草根,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benthamiiC.B.Clarke的根。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具有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五淋溺时疼痛。
越橘,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越橘Vacciniumvitis-idaeaL.的叶、果实。分布于新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具有叶:利尿,解毒;果:清热利湿,止痢之功效。用于叶:尿道炎,膀胱炎;果:肠炎,痢疾。
雀为文鸟科动物麻雀(Passermontanus(Linnaeus))的肉或全体。分布遍布全国。味甘,性温。归肾、肺、膀胱经。具有补肾壮阳、益精固涩的作用。主治肾虚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疝气、小便频数、崩漏、带下、百日咳、痈毒疮疖。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杉木油,中药名。为杉科杉木属植物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的木材沥出的油脂。植物杉木,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具有利尿排石,消肿杀虫之功效。主治淋症,尿络结石,遗精,带下,顽癣,疔疮。
茴香,中药名。为伞形科茴香属植物茴香Foeniculumvulgare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因篇幅关系,以归膀胱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873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