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吊笔叶,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WrightiapubescensR.Br.的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急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
棉花藤,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钝齿女萎ClematisapiifoliaDC.var.obtusidentataRehd.etWils.的藤茎。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消食止痢,利尿消肿,通经下乳之功效。用于食滞腹胀,泄泻痢疾,湿热淋证,水肿,妇女闭经及乳汁不通。
红钉耙藤,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短尾铁线莲Clematis brevicaudata DC.的藤茎或根。具有清热利水,祛风湿,通经下乳的功效。主治湿热淋证,风湿痹痛,产妇乳汁不通。
小叶小羽藓,中药名。为柳叶藓科植物小叶小羽藓Haploclacdiummicriphyllum(Hedw)Broth的全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北、湖南、云南及西藏等省区。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尿,清肺利咽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外感风热,乳痈,肺痈,小便不利,咽肿痛。
苦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苦竹Pleioblastusamarus(Keng)Kengf.的茎竿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化痰,凉血之功效。常用于烦热呕逆,痰热咳喘,小便涩痛,尿血。
水湿柳叶菜,中药名。为柳叶菜科植物水湿柳叶菜Epilobiumpalustre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河南、湖北及西藏等地。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利湿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音哑,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水肿,淋痛,湿热泻痢,风湿热痹,疮痈,毒虫咬伤。
笔仔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Kunth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泄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蚀,尿血,小便不利。
小白花苏,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大独脚金Strigamasuria(Ham.exBenth.)Benth.的全草。分布于江苏、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健脾消积,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小儿疳积,食欲不振,黄疸,水肿,小便淋沥。
白贝,中药名。为宝贝科货贝属动物货贝Monetaria moneta(Linnaeus)、环纹货贝M.annulus(Linnaeus)等的壳。具有清热利尿,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水气浮肿,淋痛尿血,小便不通,眼生翳障,鼻渊脓血,下疳阴疮。
因篇幅关系,以归膀胱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53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