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叶双盖蕨,中药名。为蹄盖蕨科植物锡兰双盖蕨Diplaziumzeylanicum(Hook.)Moore的全草。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等地。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淋证,咯血,乳痈。
掌羽凤尾蕨,中药名。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掌羽凤尾蕨PterisdactylinaHook.的全草。植物掌羽凤尾蕨,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及甘肃台湾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化湿,定惊之功效。主治痢疾,腹泻,痄腮,淋巴结炎,白带,水肿,小儿惊风。
光石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光石韦Pyrrosiacalvata(Bak.)Ching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利尿,止咳,止血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痰中带血,小便不利,热淋,沙淋,颈淋巴结核,烧烫伤,外伤出血。
断线蕨,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断线蕨Colysishemionitidea(Wall.exMett.)C.Presl的叶。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小便短赤淋痛,发痧,毒蛇咬伤。
琼越线蕨,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琼越线蕨ColysisboniiChing的全草。分布于海南、广西等地。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小便淋沥涩痛。
碗蕨,中药名。为姬蕨科碗蕨属植物碗蕨Dennstaedtiascabra(Wall.)Moore的全草。植物碗蕨,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台湾、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祛风,清热解表之功效。主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
猪鬃凤尾蕨,中药名。为凤尾蕨科植物猪鬃凤尾蕨PterisactiniopteroidesChrist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河南、湖北、广西等地。具有祛痰止咳,和胃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胃脘疼痛,痢疾,水肿,小便不利。
毛轴牙蕨,中药名。为叉蕨科牙蕨属植物毛轴牙蕨PteridrysaustralisChing的全草。分布于广东、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痢疾,衄血,便血,淋浊。
水芹,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水芹Oenanthejavanica(Bl.)DC.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暴热烦渴,吐泻,浮肿,小便不利,淋痛,尿血,便血,吐血,衄血,崩漏,经多,目赤,咽痛,喉肿,口疮,牙疳,乳痈,痈疽,瘰疬,痄腮,带状疱疹,痔疮,跌打伤肿。
阔叶石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阔叶石韦Pyrrosiainaequalis(Christ)Ching的全草。分布于西南等地。具有利尿通淋,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热淋,血淋,肾炎水肿,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因篇幅关系,以归膀胱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544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