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藤草,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钝萼铁线莲ClematispeteraeHand.-Mazz.的藤茎和叶。具有祛风清热,和络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痛,风疹瘙痒,疮疥,肿毒,火眼疼痛,及小便不利。
定经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Linderniaanagallis(Burm.f.)Pennell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具有解毒疗疮,散风清热,利湿去浊,燥湿止痢,宣肺平喘之功效。常用于乳痈,痄腮,蛇头疮,蛇伤,风火眼睛赤痛,头晕,口苦白带,白浊湿热下痢,小儿腹泻,肺热喘逆等症。
日照飘拂草,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日照飘拂草Fimbristylismiliacea(L.)Vahl.的全草。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外均有分布。具有清热利尿之功效。常用于暑热少尿,尿赤。
石蝉草,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石蝉草PeperomiadindygulensisMiq.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喘,麻疹,疮毒,癌肿,烧烫伤,跌打损伤,肾炎水肿。
水前草,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沼生蔊菜Rorippaislandica(Oed.)Borb.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黄疸,淋病,水肿,关节炎,痈肿,汤火伤。
大麻漆,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锈毛五叶参PentapanaxhenryiHarms的根皮。具有祛风湿,散瘀血,利小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淋证。
叶底红,中药名。为野牡丹科锦香草属植物叶底红Phyllagathis fordii(Hance)C.Chen[Bredia fordii(Hance)Diels;Otanthera fordii Hance]的全株。具有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
酒瓶花,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亮毛杜鹃RhododendroamicrophytonFranch.的根和叶。分布于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尿之功效。常用于小儿惊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
芦荟花,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AloeveraL.var.chinensis(Haw.)Berger.等的花。斑纹芦荟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具有止咳,凉血化瘀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咳血,吐血,白浊。
水团花根,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水团花Adinapilulifera(Lam.)Franch.exDrake的根或根皮。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上呼吸道炎,腮腺炎。
因篇幅关系,以归膀胱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53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