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藤,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orbiculatusThunb.[C.articulatusThunb.]的茎藤。南蛇藤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活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瘫痪,头痛,牙痛,疝气,痛经,闭经,小儿惊风,跌打扭伤,痢疾,痧症,带状疱疹。
牛奶浆,中药名。为桑科植物天仙果Ficus beecheyana Hook.et Arn.的果实。具有缓下,润肠的功效。主治便秘,痔疾。
白苏子,中药名。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果实。具有降气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仙百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仙百草AsterturbinatusS.Moorevar.chekiangensisC.Ling的根或全草。分布于浙江。具有解蛇毒之功效。用于毒蛇咬伤。
密褶红菇,中药名。为红菇科红菇属真菌密褶红菇Russuladensifolia(Secr.)Gill.的子实体。真菌密褶红菇,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温中止泻之功效。主治风湿腰腿疼痛,四肢麻木,腹泻。
滇南杭子梢,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滇南杭子梢CampylotropisharmsiiSchindl的根。分布于四川和云南等省。具有化瘀疗伤,温化寒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寒湿痢。
小过路黄,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congestifloraHemsl.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各省区及台湾。具有祛风散寒,止咳化痰,消积解毒之功效。用于风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多痰,小儿疳积,腹泻,蛇咬伤。
雪人参,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茸毛木蓝IndigoferastachyodesLindl.的根。分布于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滋阴补虚,调经摄血,活血舒筋之功效。常用于崩漏,体虚久痢,肠风下血,溃疡不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肝硬化,疳积。
醋柳果,中药名。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果实。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胃痛,胃溃疡,咽喉肿痛、气管炎、肺结核、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及肠炎痢疾。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46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