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芎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十七。具有利膈,化痰涎之功效。主治上焦风壅,中脘有痰,头目昏暗,心烦口干。
名称香芎汤《圣济总录》卷十七
别名香芎散(《博济》卷二)
出处《圣济总录》卷十七
功用利膈,化痰涎
主治上焦风壅,中脘有痰,头目昏暗,心烦口干
香芎散,中医方剂名。出自《魏氏家藏方》卷一。主治头风。
名称香芎散《魏氏家藏方》
出处《魏氏家藏方》卷一
主治头风
香砂平胃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济阳纲目》卷七十四。主治食积胁痛。
名称香砂平胃散《济阳纲目》
出处《济阳纲目》卷七十四
主治食积胁痛
香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卷四引《删繁方》。主治肺腑脏热,暴气斑点。
名称香豉汤《外台》卷四引《删繁方》
出处《外台》卷四引《删繁方》
主治肺腑脏热,暴气斑点
宣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卷上。具有益气宣利之功效。主治阳分虚损,气弱不能宣通,致小便不利。症见气虚癃闭而设,以癃闭伴见气短形怯,小便短涩,舌质淡,脉细弱。
名称宣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卷上
功用益气宣利
主治阳分虚损,气弱不能宣通,致小便不利
新定拯阳理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宗必读》卷六。具有益气温阳,养心安神之功效。主治劳伤气耗,倦怠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偏身作痛。
名称新定拯阳理劳汤
别名拯阳汤、拯阳理劳汤、救阳理劳汤
出处《医宗必读》卷六
功用益气温阳,养心安神
主治劳伤气耗,倦怠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偏身作痛
杏仁龙胆草泡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原机启微》卷下。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效。主治风上攻,吒噪赤痒。
名称杏仁龙胆草泡散
出处《原机启微》卷下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主治风上攻,吒噪赤痒
小青龙加石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具有祛风寒,宣肺气,豁痰热之功效。主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心下有水气,脉浮者。
名称小青龙加石膏汤
出处《金匮要略》
功用祛风寒,宣肺气,豁痰热
主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心下有水气,脉浮者
消疬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真诠》卷上。具有疏肝理气,化痰软坚之功效。主治前列腺增生属肝郁痰结者。证见小便点滴不尽,或尿急,尿痛,阴部胀痛,脉弦,苔薄戎腻等。临床多表现为小便频数,淋沥不畅。点滴不尽,尿细如线,时断时续,或尿闭不通,急迫疼痛,并可伴见胸胁脘腹胀满或疼痛,食欲不振,易怒善太息,会阴部坠胀刺痛,舌苔白腻,脉滑。肛诊前列腺体积增大,尿检可见红细胞等。前列腺肥大症或合并尿潴留,病因、病机如上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名称消疬汤《外科真诠》卷上
出处《外科真诠》卷上即《医学心悟》卷四
功用疏肝理气,化痰软坚
主治前列腺增生属肝郁痰结者
杏仁煎,中医方剂名。出自《济生》卷二。主治久患肺喘,咳嗽不已,睡卧不得。
名称杏仁煎《济生》
别名杏仁煎丸(《瑞竹堂方·补遗》)、杏仁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杏仁膏(《灵验良方汇编》卷一)。
出处《济生》卷二
主治久患肺喘,咳嗽不已,睡卧不得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X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只列出前180个,共261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