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兰室秘藏》卷下。具有疏肝行气,凉血活血之功效。主治邪入足太阳膀胱经络,血中有浮热,气分有微邪,发热昼少夜多,大小便如常,有时而发,有时而止。
名称泻血汤
出处《兰室秘藏》卷下
功用疏肝行气,凉血活血
主治邪入足太阳膀胱经络,血中有浮热,气分有微邪,发热昼少夜多,大小便如常,有时而发,有时而止
血府逐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林改错》。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名称血府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
分类理血剂-活血祛瘀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血风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云岐子保命集》卷下。具有祛风养血之功效。主治产后诸风,痿挛无力。症见手足痿软无力,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白润,脉细。
名称血风汤《云岐子保命集》
别名血风散(《万氏家抄方》卷五)、血气汤(《医学纲目》世界书局本卷十引)
出处《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功用祛风养血
主治产后诸风,痿挛无力
趣味记忆九弟抢琼珠,服药防止归
血余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四。主治吐血,衄血,妇人崩漏,产后尿血,头发鲠喉。①《圣惠》:食中发咽不下。②《直指》:吐血、衄血。③《济阴纲目》:产后小便出血。④《青囊秘传》:崩漏下血不止。
名称血余散《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主治吐血,衄血,妇人崩漏,产后尿血,头发鲠喉。①《圣惠》:食中发咽不下。②《直指》:吐血、衄血。③《济阴纲目》:产后小便出血。④《青囊秘传》:崩漏下血不止
血余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八八。主治①《圣惠》:吐血不止。②《普济方》,心衄,或内崩,或舌上出血如簪孔者;及小便出血,汗血。
名称血余散《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出处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八八
主治①《圣惠》:吐血不止。②《普济方》,心衄,或内崩,或舌上出血如簪孔者;及小便出血,汗血
下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揣摩有得集》。具有益气养血,通络下乳之功效。主治产后无乳或人弱气血两亏。
名称下乳汤
出处《揣摩有得集》
功用益气养血,通络下乳
主治产后无乳,或人弱气血两亏
雪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醇剩义》卷二。具有补血润燥之功效。主治燥火血虚,毛发衰落,肌肤枯槁,身热咽干。
名称雪乳汤《医醇剩义》
出处《医醇剩义》卷二
功用补血润燥
主治燥火血虚,毛发衰落,肌肤枯槁,身热咽干
下乳天浆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三。具有通乳养血之功效。主治乳母元气虚弱,乳汁微少,或生儿日久乳少。
名称下乳天浆散
别名下乳天浆饮(《疡医大全》卷二十)
出处《外科正宗》卷三
功用通乳养血
主治乳母元气虚弱,乳汁微少,或生儿日久乳少
香乳散,中医方剂名。出自《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具有活血止痛,祛风散寒,治疗牙痛之功效。主治牙痛。
名称香乳散
出处《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
功用活血止痛,祛风散寒,治疗牙痛
主治牙痛
消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嵩崖尊生书》卷十四。主治无子食乳,欲其消者。
名称消乳汤
出处《嵩崖尊生书》卷十四
主治无子食乳,欲其消者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X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只列出前180个,共261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