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下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胎产心法》卷下。具有行气,活血,下乳之功效。主治产妇气血滞,无他证,但少乳。症见两乳胀硬而痛,胸闷胁胀,情志抑郁不乐,食欲不振,舌淡暗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临床常用于产后或哺乳期因肝郁气滞,血脉受阻所致的乳汁稀少或全无。
香连治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具有清肝健脾,和中止泻之功效。主治肝阳下迫,脾阳亦衰,大便飧泄,肠鸣腹痛,欲泄而不得畅泄,即泄亦里急气坠,脉左弦右弱者。
小理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为温里剂。具有温中逐水祛湿之功效。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冲,胸胁逆满,心腹绞痛;饮酒过度,痰逆恶心,或时呕吐,心下虚胀,膈塞不通,饮食减少,短气赢困;肠胃冷湿、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鸣;霍乱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气结气。
香砂宽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杏苑》卷六。主治气食不散,心下痞闷。
香砂理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传灯》卷上。主治伤食。生冷伤脾者,脉来沉缓无力。
泻肾大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五十一。主治肾脏实热,小腹胀满,足下热疼,耳聋,腰脊离解,梦伏水中。
香芎二陈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症因脉治》卷二。具有温化寒痰之功效。主治寒痰郁结,胸满饱胀,脉沉迟。症见胸闷,咳嗽痰稀者。
香甘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卷六。具有通气分之功效。主治因怒所致诸痛。
香橘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仁斋直指方》卷五。具有宽中,利气之功效。主治七情所伤,中脘不快,腹胁胀满。
香曲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一七二。主治食过饱烦闷,但欲卧而腹胀。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X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只列出前180个,共26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