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支花,中药名。为蓼科植物圆叶蓼PolygonumintramongolicumA.J.Li的全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
刺栗子,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细梗蔷薇的果实。8~9月果熟后采收,除去果柄,晒干。功能主治为:收涩,消肿。治痢疾及痔疮。
刺菠,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蓬{的根或叶。春、夏之间采收,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治伤暑吐泻,风火头痛,感冒,黄疸。
刺蜜,中药名。为豆科骆驼刺属植物骆驼刺Alhagi pseudalhagi Desv.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糖粒。具有收敛涩肠,止痛的功效。主治痢疾,腹泻,脘腹胀痛,骨蒸烦渴,头痛,牙痛。
刺石榴,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峨眉蔷薇的果实、根。果实:秋季采摘;根:全年可采。晒干。功能主治为:止血,止痢。治吐血,衄血,崩漏,白带,赤白痢疾。
①《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酸、涩,平。
刺莓果,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的果实。具有健脾消食,行气止痛,养血调经,行气通淋的功效。主治小儿食积,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月经不调,淋病。
刺李,中药材名。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的果实。8~9月采将成熟果实,用白糖制成果脯备用。功能主治为:治萎缩性胃炎,胆汁缺乏病。
乌泡刺,中药名。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根、叶及种子。根: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治风湿疼痛,慢性肝炎,腹泻,痢疾,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叶:止血,解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种子:补气益精。主治病后体虚,神经衰弱。
白刺,中药名。为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白刺NitrariatangutorumBor.的果实。具有健脾胃,滋补强壮,调经活血,催乳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晕,感冒,乳汁不下。
绿青,中药名。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具有催吐祛痰,镇惊,敛疮的功效。治风痰壅塞,眩晕昏仆,痰迷惊痫,疳疮。
因篇幅关系,以味酸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55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