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茎叶,中药名。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evansianaAndr.的茎、叶。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至河北、山东。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痛,杀虫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疮痈溃疡,毒蛇咬伤,跌打瘀痛,皮癣。
歪脖子果,中药名。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大叶藤黄GarciniaxanthochymusHook.f.exT.Anders.的茎叶。植物大叶藤黄,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和西南部至西部(尤以南部西双版纳分布较集中)及广西西南部(零星分布),广东有引种栽培,喜马拉雅山东部,孟加拉东部经缅甸、泰国至中南半岛及安达曼岛也有,日本有引种栽培。具有解毒敛疮,驱虫之功效。主治蚂蟥(水蛭)入鼻。
芍药花,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干燥的花蕾。具有通经活血的功效。主治女经闭、干血痨症、赤白带。
紫薇花,中药名。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的花。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疮疖痈疽,小儿胎毒,疥癣,血崩,带下,肺痨咳血,小儿惊风。
饱饭花,中药材名。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珍珠花的果实。6~8月采收。功能主治为:强筋益气,消肿。治筋骨酸软,四肢无力。
代代花枳壳,中药材名。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代代花的果实。7~8月摘取未成熟的绿色果实,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烘干。功能主治为:行气宽中,消食,化痰。用于胸腹闷胀痛、食积不化、痰饮、脱肛。
省雀花,中药材名。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马蹄荷的茎。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舒筋活血,活络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双花堇菜,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双花堇菜Violabiflora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台湾、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吐血,急性肺炎,肺出血。
白马鬃铃花,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的花。具有止咳,固精的功效。主治久咳,遗精。
粉团花根,中药材名。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或大花圆锥绣球的根。功能主治为:治疟疾,烂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接骨。
因篇幅关系,以味酸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55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