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羽藓,中药名。为羽藓科植物大羽藓Thuidiumcymbifolium(Doz.etMolk.)Doz.etMolk的植物体。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湖北、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拔毒,生肌之功效。常用于水火烫伤。
大百解薯,中药名。为马兜铃科植物广西马兜铃AristolochiakwangsiensisChunetHow的块根。具有理气止痛,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主治痉挛性胃痛、腹痛,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跌打损伤,疮痈肿毒,外伤出血,蛇咬伤,骨结核。
大叶拿身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疏花山蚂蝗DesmodiumlaxiflorumDC.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平肝,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高血压,肝炎,肾炎水肿,膀胱结石,过敏性皮炎,梅毒。
香柏,中药名。为松科植物雪松Cedrusdeodara(Roxb.)G.Don的叶、木材。原产阿富汗、印度。我国北京、旅顺、大连、青岛、徐州、上海、南京、杭州、南平、台湾、昆明等地有栽培。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痢疾,肠风便血,水肿,风湿痹痛,麻风病。
鸡骨香,中药名。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鸡骨香CrotoncrassifoliusGeisel.(C.chinensisBenth.),以根入药。秋冬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香豆蔻,中药名。为姜科植物香豆蔻AmomumsubulatumRoxb.的种子。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散寒行气,健胃消食之功效。用于脘腹胀痛,食积不化,肺寒咳嗽。
香果树,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iOliv.的根及树皮。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分布于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具有湿中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反胃,呕吐,呃逆。
香桂皮,中药名。为樟科植物香桂CinnamomumsubaveniumMiq.的树皮、根或根皮。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活血通脉之功效。用于胃寒疼痛,胸满腹痛,呕吐泄泻,疝气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血痢肠风。
香叶子,中药名。为樟科植物香叶子LinderafragransOliv.的树皮或叶。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温中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胃脘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痹痛。
红香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藤黄檀 Dalbergia hancei Benth的茎或根。夏、秋采。具有行气止痛、温经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郁气滞胁痛、腹痛、痹证,腰背冷痛。
因篇幅关系,以归胃经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26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