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蹄盖蕨,中药名。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蹄盖蕨AthyriumsinenseRupr.的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等地。具有清热解毒,驱虫之功效。用于流感,麻疹,乙脑,流脑,钩虫病,蛔虫病。
中华水龙骨,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中华水龙骨Polypodiodespseudoamoenum(Ching)Ching的根茎。分布于河北、陕西、宁夏、甘肃、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腰腿痛。
大金香炉,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展毛野牡丹MelastomanormaleD.Don的根或叶。具有行气利湿,化瘀止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脘腹胀痛,肠炎,痢疾,肝炎,淋浊,咳血,吐血,衄血,便血,月经过多,痛经,白带,疝气痛,血栓性脉管炎,疮疡溃烂,带状疱疹,跌打肿痛。
大黑蒿,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密花艾纳香BlumeadensifloraDC.的全草。具有清热凉血,截疟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肠炎,高血压病,疟疾。
大泡通,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Scheffleradelavayi(Franch.)Harms的根和根皮或枝条。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健骨,行气活血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跌打肿痛,胸胁脘腹胀痛。
大苞甲跖草,中药名。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鸭跖草CommelinapaludosaBl.的全草。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热淋尿血,鼻衄,血崩,痢疾,咽喉肿痛,丹毒,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大叶酸藤子,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大叶酸藤子Embeliasubcoriacea(C.B.Clarke)Mez的果实。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驱虫之功效。常用于蛔虫病。
大榆蘑,中药名。为白蘑科真菌榆干侧耳Pleurotusulmarius(Bull.exFr.)Quél.、白黄侧耳Pleurotuscornucopiae(Paul.exPers.)Roll.、灰白侧耳PleurotusspodolencusFr.的子实体。具有滋补强壮,止痢的功效。主治虚弱萎症,痢疾,肺气肿。
大乌泡根,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 Bur.et Franch.的根或叶。具有凉血,活血的功效。主治劳伤吐血,咳血,月经不调,痢疾,瘰疬,骨折。
大叶金花草,中药名。为鳞始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Sphenomeris chinensis(L.) Maxon的全草或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肝炎,湿热带下,痈疮肿毒,痄腮,口疮,烫火伤,毒蛇、狂犬咬伤,皮肤湿疹,吐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69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