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蛇胆,中药名。为游蛇科乌梢蛇属动物乌梢蛇Zaocysdhumnades(Cantor)的胆。动物乌梢蛇,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具有祛风,清热,化痰,明目之功效。主治大风疠病,木舌胀塞,痰迷心窍,风热发狂,眼雾不明,痔疮红肿,皮肤热毒等。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乌蛇卵,中药名。为游蛇科乌梢蛇属动物乌梢蛇Zaocysdhumnades(Cantor)的卵。动物乌梢蛇,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具有祛风,收涩之功效。主治麻风,疥癣,久痢,脱肛。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乌梢蛇,中药名。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麻鱼骨,中药名。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Diptychus(Gymnodiptychus)pachycheilus(Herzenstein)的骨骼。分布于长江上游、雅砻江及黄河上游等水系。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水肿。
滇姜三七,中药名。为姜科植物曲蕊姜Caulokaempferiayunnanensis(Gagnep.)R.M.Smithp的球茎。分布于四川和云南等省。具有散瘀消肿,止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功效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
磨盘根,中药名。为锦葵科苘麻属植物磨盘草Abutilonindicum(L.)Sweet的根。植物磨盘草,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通窍活血之功效。主治肺燥咳嗽,胃痛,腹痛,泄泻,淋证,疝气,跌打损伤,耳鸣耳聋。
黄梢蛇,中药名。为游蛇科鼠蛇属动物灰鼠蛇 Ptyas korros(Schlegel)除去内脏的全体。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麻痹、瘫痪等症。
灵猫肉,中药名。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VierrazibethaLinnaeus和小灵猫ViverriculaindicaDesmarest的肉。大灵猫分布于我国秦岭和长江流域以南及西藏等地;小灵猫分布于我国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福建、台湾、湖南、海南、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温中,助阳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阳痿。
黄麻梗虫,中药名。为椴树科黄麻属植物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主治疔疮。
因篇幅关系,以动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63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