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中药名。为鹿科麝属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闭证神昏,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血瘀经闭,癥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1、林麝、马麝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数量日渐减少,禁止滥捕。
2、原麝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濒危,禁止捕猎。
3、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虚,血滞,血寒诸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
石菖蒲,中药名。为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的功效。主治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噤口痢;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八角枫,中药名。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Alangiumchinense(Lour.)Harms和瓜木A.platanifolium(Sieb.etZucc)Harms的侧根、须状根(纤维根)或叶、花。八角枫(华瓜木)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瓜木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性温味辛、苦,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淤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
洋地黄,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毛地黄DigitalispurpureaL.或毛花毛地黄DaturainnoxiaMill.的叶。毛地黄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有引种栽培。毛曼陀罗北京、上海、浙江引种栽培。具有强心,利尿之功效。常用于心力衰竭,心脏性水肿。
厓花子,中药名。为海桐科植物台湾圆果海桐Pittosporum aligocarpum Hayata的根、叶及种子。具有解毒,利湿,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蛇咬伤,关节疼痛,脱力黄肿,痈疽疮疖,跌打伤折,皮肤湿疹。
五味子,中药名。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Turcz.)Ba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成熟果实。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主治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津伤口渴,消渴,心悸,失眠,多梦。
延胡索,中药名。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如胸痹心痛、肝胃气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寒疝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痹痛等。
九里香,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exoticaL.和千里香Murrayapaniculata(L.)Jack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胃脘疼痛,风湿痹痛,跌扑肿痛,疮痈,蛇虫咬伤。亦用于麻醉止痛。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264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