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桠果,中药名。为五桠果科五桠果属植物五桠果DilleniaindicaL.的根或树皮。植物五桠果,分布于我国云南。具有解毒,收敛之功效。主治肿胀,痢疾。
通脱木花上粉,中药名。为五加科通脱木属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papyrifer(Hook.)K.Koch的花粉。植物通脱木,分布广,北自陕西(太白山),南至广西、广东,西起云南西北部(丽江)和四川西南部(雷波、峨边),经贵州、湖南、湖北、江西而至福建和台湾。具有解毒散结,祛腐生肌之功效。主治痈肿,瘰疬,痔疮。
铜锤玉带草,中药名。为桔梗科铜锤玉带草属植物铜锤玉带草Pratianummularia(Lam.)A.Br.etAschers.的全草。植物铜锤玉带草,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华东及湖南、湖北、台湾和西藏,印度、尼泊尔、锡金、缅甸至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之功效。主治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目赤肿痛,乳痈,无名肿痛。
胖儿草,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尖叶假耳草AnotisurophyllaWall.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健脾消积,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小儿疳积,黄疸,脾虚水肿,疮毒。
紫荆果,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紫荆CercischinensisBunge的果实。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具有止咳平喘,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多痰,哮喘,心口痛。
山黄瓜,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柔毛油点草Tricyrtis Pilosa Wall.的根。具有安神除烦,活血消肿,健脾补虚的功效。主治吐衄,跌打损伤,失眠、口渴虚烦,劳伤,腹胀。
山五味子,中药名。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珍珠荚蒾ViburnumfoetidumWall.var.ceanothoides(C.H.Wright)Hand.-Mazz的果实。植物珍珠荚蒾,分布于四川、贵州及云南。具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之功效。主治感冒,咳嗽,头痛,口疮,血热吐衄。
赶山鞭,中药名。为藤黄科植物赶山鞭HypericumattenuatumChoisy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凉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吐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乳痈肿痛,乳汁不下,烫伤及蛇虫咬伤。
山黄豆藤,中药名。为豆科鹿藿属植物菱叶鹿藿RhynchosiadielsiiHarms的茎叶或根。植物菱叶鹿藿,分布于我国湖北、广西、四川。具有祛风清热,定惊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咳嗽,小儿高热惊风,心悸,乳痈。
山壳骨,中药名。为爵床科山壳骨属植物钩粉草Pseuderanthemumlatifolium(Vahl)B.Hansen[JusticiapalatiferaWall.exNees]的根。植物钩粉草,分布于我国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化瘀消肿,止血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595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