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兰根,中药名。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Chloranthusspicatus(Thunb.)Makino的根。分布于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用于痈疖疮癣。
青竹标根,中药名。为苦苣苔科植物齿叶吊石苣苔LysionotusserratusD.Don.的全草。分布于广西、贵州、西藏。具有祛风湿,化痰止咳,活血通经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证,痛经,跌打肿痛。
鸭儿芹,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CryptotaeniajaponicaHassk.的茎叶。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止咳,利湿解毒,化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肺痈,淋痛,疝气,月经不调,风火牙痛,目赤翳障,痈疽疮肿,皮肤瘙痒,跌打肿痛,蛇虫咬伤。
多脉鹅耳枥,中药名。为桦木科植物多脉鹅耳枥CarpinuspolyneuraFranch.的根皮。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活血散瘀,利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痈肿,淋证。
棱萼母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棱萼母草Linderniaoblonga(Benth.)Merr.etChun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腹泻,痢疾,乳痈,肠痈,疮疖肿毒。
三枝标,中药名。为蕨类金星蕨科植物三羽新月蕨Abacopteristriphylla(sw.)Ching的干燥全草。具有解毒清肿,利湿止痒的功效。主治疮痈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湿疹。
小牛力,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疏叶美花崖豆藤Millettiapulchra(Benth.)Kurz.Var.laxior(Dunn)Z.Wei的根和叶。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消肿,补虚宁神之功效。常用于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痔血,疮疡肿毒,风疹发痒,病后虚弱,消化不良。
牛心茄子,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海杧果CerberamanghasL.的种仁。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具有镇静止痛之功效。多入膏药麻药中。亦可以其树液作泻下剂。
豹皮菇,中药名。为白磨科真菌洁丽香菇Lentinus lepideus Fr.【Agaricus lepideus Fr.】的子实体。具有补气血,益心肝的功效。主治气血不足,心牌两虚,疲乏无力,失眠心悸。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616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