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味辛性寒的中药材

五味草

五味草,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五味草Corydalis stenantha Franch.的全草。植物五味草,主产于云南、四川。具有祛风明目的作用,治疗肺痨发热,目生玉翳。


中文名称五味草
别名地锦苗(《救荒本草》),金钩如意草(《滇南本草》),水金钩如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堇(《滇南本草》整理本)
性味归经味辛、微寒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铧尖草

铧尖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长萼堇菜ViolainconspicuaBl.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湿化瘀之功效。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乳痈,湿热黄疸,目赤,目翳,肠痈下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妇女产后瘀血腹痛,蛇虫咬伤。


中文名称铧尖草
别名试剑草、铧口草、铧头草、紫花地丁、耳钩草、犁头草、鸡下颌草、鸡口舌、紫地丁、剪刀菜、犁咀菜、铧尖菜、箭头草、红公鸡相打、蕹菜癀。
性味归经苦、辛,寒。心、肝、胃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铧头草

铧头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戟叶堇菜ViolabetonicifoliaSmith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疮疡肿毒,喉痛,乳痈,肠痈,黄疸,目赤肿痛,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中文名称铧头草
别名箭头草、地黄瓜、青地黄瓜、犁口草、犁头草、鬼打伞、犁铧草、耗子核桃、虎察阿墨、应菜黄、烙铁草、野半夏。
性味归经微苦、辛,寒。归肝、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待宵草

待宵草,中药名。为柳叶菜科植物待宵草OenotherastrictaLedeb.exLink的根。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祛风舒筋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目赤,雀目,风湿痹痛。


中文名称待宵草
别名月见草、夜来香、山芝麻、香待霄草、待霄草、水芝麻、线叶月见草、月下草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微寒;归肺、肝、胃、胆经
药材分类植物
地白草

地白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蔓茎堇VioladiffusaGing.的全草。分布于安徽、福建、台湾、浙江、湖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咳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眼结膜炎,肺热咳嗽,百日咳,黄疸型肝炎,带状疱疹,水火烫伤,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地白草
别名七星莲、天芥菜草、白菜仔、鸡疴粘草、黄瓜草、白地黄瓜、狗儿草、黄瓜菜、细通草、毛毛藤、黄瓜香、野白菜、冷毒草、匍伏堇、小黄瓜香、提脓草、地白菜、王瓜香、银茶匙、石白菜、雪里青、抽脓拔、抽脓拔、茶匙黄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归肺、肝经
毒性无毒(《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
药材分类植物
山臭草

山臭草,中药名。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大叶紫堇CorydalistemulifoliaFranch.的全草或根。植物大叶紫堇,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劳伤,胸脘刺痛,坐板疮。


中文名称山臭草
别名闷头花(湖北),断肠草(四川、贵州)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寒
药材分类植物
石胆草

石胆草,中药名。为苦苣科植物石胆草Corallodiscusflabellatus(Craib.)Burtt.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湿热,解疮毒,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湿热痹痛,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赤白带下,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石胆草
别名生扯拢、石花、岩指甲、镇心草、石荷叶、石蝴蝶、石莲花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归肝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匙叶草

匙叶草,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匙叶草LatoucheafokiensisFranch.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活血化瘀,清热止咳之功效。用于腹内血瘀痞块、劳伤咳嗽。


中文名称匙叶草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归肝、肺经
药材分类植物
水虾草

水虾草,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散风止咳,清热止泻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暑热水泻,疔疮肿毒。


中文名称水虾草
性味归经味辛、淡,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红活麻

红活麻,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掌叶蝎子草GirardianaheterophyllaDecne.或湖北红活麻UrticadentataHand.-Mazz.的全草。掌叶蝎子草分布于四川省。湖北红活麻分布于湖北、湖南等省。具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伤风咳嗽,胸闷痰多。外用于肤痒,疮毒。


中文名称红活麻
别名荨麻、火麻草
性味归经味辛,性寒。归肺、肾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味辛性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64288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