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鸭AnasdomesticaLinnaeus.的肉、羽、鸭掌、嘴壳。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具有补益气阴,和胃消食;解毒敛疮;祛风通络之功效。常用于病后体弱,食欲不振,脾虚水肿,久疟,脱肛,热毒疮疖;溃疡及水火烫伤;产后受寒,腰背四肢疼痛。
蜀葵花,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rosea(Linn.)Cavan.的花。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和血止血,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二便不通,小儿风疹,疟疾,痈疽疖肿,蜂蝎螫伤,烫伤,火伤。
蛏壳,中药名。为竹蛏科动物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等的壳。具有和胃,消肿的功效。主治胃病,咽喉肿痛。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鲎,中药名。为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的尾状刺及其腹内道珠。鲎尾炭:止血。主治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粉:清热解毒。主治咽喉痛。
大山玄参,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丹东玄参ScrophulariakakudensisFranch.的根。具有滋阴降火,清热除烦,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骨蒸潮热,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痈肿瘰疬。
粟米,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粱Setariaitalica(L.)Beauv.或粟Setariaitalica(L.)Beauv.var.germanica(Mill.)Schred.的种仁。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粢。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满食少,消渴,泻痢,烫火伤。陈粟米常用于除烦,止痢,利小便。
昙花茎,中药名。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Epiphyllumoxypetalum(DC.)Haw.的茎。分布于我国各地广为栽培,热带地区可栽培于庭园,一般只作盆栽,温带地区常栽培于温室。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疔疮疖肿。
异型莎草,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异型莎草CyperusdifformisL.的带根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具有行气活血,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吐衄,胁痛,胸痛,浮肿,淋证。
鹅毛,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鹅Ansercygnoidesorientalis(L.)的羽毛。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具有解毒消肿,收湿敛疮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疮毒,风癣疥癞,湿疹湿疮,噎膈,惊痫。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因篇幅关系,以味咸性凉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643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