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角,中药名。为牛科动物青羊NaemorhedusgoralHardwicke的角。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山西、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广西及广东等省区。具有镇静,退热,明目,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小儿惊风,头痛,产后腹痛,痛经。
鼠妇,中药名。为卷甲虫科平甲虫属动物普通卷甲虫Armadillidium vurgare(Latrelle)或潮虫科鼠妇属动物鼠妇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的全体。具有破瘀消癥,通经,利水,解毒,止痛的功效。主治癥瘕,疟母,血瘀经闭,小便不通,惊风撮口,牙齿疼痛,鹅口诸疮。
盐酸树,中药名。为漆树科植物滨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var.roxburghii(DC.)Rehd.的根、叶。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江西、台湾、湖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痈疮疔毒,胃痛,跌打骨折,腰腿痛。
壁钱,中药名。为壁钱科壁钱属动物华南壁钱Uroctea compactilis(L Koch)和北国壁钱U.lesserti Schenkel的全体。具有清热解毒,定惊,止血的功效。主治喉痹,乳蛾,口舌生疮,走马牙疳,小儿急惊,鼻衄,痔疮下血,金疮出血。
鮧鱼涎,中药名。为鲇科动物鲇鱼Silurusasotus(Linnaeus)皮肤分泌的粘液。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滋阴润燥之功效。常用于消渴,小儿疳渴。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东风螺壳,中药名。为蛾螺科动物泥东风螺Babylonialutosa(Lamarck)和方斑东风螺Babyloniaoreolata(Lamarck)的壳。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具有制酸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疥癣,烫伤。
黄瓜霜,中药名。为葫芦科香瓜属植物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果皮和朱砂、芒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泻火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火眼赤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跌打焮肿。
菊苣,中药名。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μmglandulosumBoiss.etHuet或菊苣CichoriumintybusL.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夏、秋二季采割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泥沙和杂质,晒干。
牦牛角,中药名。为牛科牛属动物牦牛(BosgrunniensLinnaeus.)的角。分布于青藏高原,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西段,东至四川西北部,南达西藏境内。味酸、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熄风的功效,常用于高热惊痫、血热出血等病症。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百两金叶,中药材名。本品为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的叶片。功能主治为:包损伤,涂诸疮,通淋。
因篇幅关系,以味咸性凉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643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