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叉疔药,中药名。为西番莲科植物杯叶西番莲PassifloracupiformisPassif的根、茎叶。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养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心脏病,血尿,白浊,半身不遂,疔疮,外伤出血,痧气腹胀疼痛。
雪人参,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茸毛木蓝IndigoferastachyodesLindl.的根。分布于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滋阴补虚,调经摄血,活血舒筋之功效。常用于崩漏,体虚久痢,肠风下血,溃疡不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肝硬化,疳积。
吊吊果,中药名。为五味子科植物云南五味子SchisandrahenryiClarkevar.yunnanensisA.C.Smith的果实。分布于云南南部。具有敛肺健胃,益肾强壮之功效。常用于久咳,自汗,盗汗,食欲不振,肾虚腰痛,神经衰弱。
哉果,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西藏棱子芹PleurospermumhookeriC.B.Clarkevar.thomsoniiC.B.Clarke的根或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理气健胃,活血利湿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腹痛,肾炎,腰痛,月经不调,黄水病。
炮弹果,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清明花BeaumontiagrandifloraWall.[EchitesgrandifloraRoxb.]的根、叶。分布于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山黄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假黄皮树Murraya euchrestifolia的枝叶。具有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截疟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腹泻痢疾、风湿水肿、尿路感染、湿疹、疥癣、疮疖、蛇伤。
山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栎叶亚菊Ajaniaquercifolia(W.W.Smith)LingetShin的全草。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温经止痛,散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崩漏,痛经。
山杜仲,中药名。为卫矛科卫矛属植物疏花杜仲EuonymuslaxiflorusChamp.exBenth.的根及树皮。植物疏花杜仲,分布于我国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解毒,利水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骨折,疮疡肿毒,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水肿。
山肉桂,中药名。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樟Cinnamomumobtusifolium(Roxb.)Nees[Cinnamomumbejolghota(Buch.-Ham.)Sweet]的茎皮。植物钝叶樟,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胃寒疼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肾虚阳痿,经闭,蛇咬伤。
因篇幅关系,以归肾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927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