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肾经性温的中药

葛枣

葛枣,中药名。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葛枣Actinidiapolygama(Sieb.etZucc.)Miq.以带虫瘿的果实入药。分布东北、西北地区及山东,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具有清热,收敛,益气,明目之功效。用于夜盲症,脱肛;外用治烧烫伤。


中文名称葛枣
别名葛枣子、金莲枝、含水藤、木天蓼、该他利(朝名)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饭团藤

饭团藤,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冷饭团 Kadsura coc cinei(Lem)A.C.Smith的茎、叶。具有接骨散瘀、行气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跌打骨折、跌打损伤,腹痛及风湿骨痛、疮疖,伤口感染。


中文名称饭团藤
拉丁文名Kadsura coc cinei(Lem)A.C.Smith
别名风沙藤、过山风、黑老虎、十八症、臭饭团、过山龙藤、大饭团藤、血藤、大叶钻骨风、鸡肠风、绯红南五味子、酒饭团
性味归经味酸、甘,性微温;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杜仲藤
杜仲藤,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Parabariummicranthum(A.DC.)Pierre、红杜仲藤ParabariumchunianumTsiang及毛杜仲藤ParabariumhuaitingiiChunetTsiang的茎皮和根皮。杜仲藤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红杜仲藤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毛杜仲藤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祛风湿,强筋骨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杜仲藤
别名藤杜仲、红杜仲、土杜仲、白杜仲、软羌藤、白皮胶藤、九牛藤、鸡嘴藤、老鸦嘴、松筋藤、白胶藤、土续断、大种笔须藤、小白皮藤、结衣藤
性味归经味苦、微辛,性微温,归肝、肾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南藤
南藤,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石南藤Piperwallichii(Miq.)Hand.-Mazz.[P.wallichii(Miq.)Hand.-Mazz.var.hupehense(C.DC.)Hand.-Mazz.]的茎叶或全株。南藤分布于甘肃南部、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湿,强腰膝,补肾壮阳,止咳平喘,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阳痿,咳嗽气喘,痛经,跌打肿痛。
中文名称南藤
别名丁父、丁公寄、丁公藤、搜山虎、风藤、巴岩香、三角枫、石蒌藤、细叶青竹蛇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
毒性无毒(《开宝本草》)
药材分类植物
当归藤

当归藤,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当归藤EmbeliaparvifloraWall.的根与老茎。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补血,活血,强壮腰膝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诸证,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虚弱,腰腿酸痛,跌打骨折。


中文名称当归藤
别名大力王、筛其蔃、虎尾草、千里香、土当归、保妇蔃、走马胎、土丹桂、小箭赶风、米筛藤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温。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帘子藤

帘子藤,中药名。为夹竹桃科帘子藤(Pottsialaxiflora(Blume)O.Ktunze)以根、茎、乳汁入药。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骨酸痛。


中文名称帘子藤
别名腰骨藤、长角胶藤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肝、肾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羊角藤

羊角藤,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MorindaumbellataL.的根或根皮。分布于西南至东南部。具有祛风除湿,补肾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痛,肾虚腰痛,阳痿,胃痛。


中文名称羊角藤
别名巴戟、白面麻、红头根、山八角、穿骨虫、放筋藤、牛的藤、鸡眼藤、三角藤、猫红藤、黑风藤、鳝鱼藤、湘巴戟、乌藤、百眼藤、鸟泥藤、圹羊扭、羊角扭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扶芳藤

扶芳藤,中药材名。为卫矛科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Turcz.) Hand.-Mazz.的带叶茎枝。具有行气活血,止血散瘀,利湿止泻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咯血,吐血,血崩,月经不调,子宫脱垂,水肿,久泻,跌打骨折,创伤出血。


中文名称扶芳藤
别名滂藤、岩青藤、万年青、千斤藤、山百足、对叶肾、土杜仲、藤卫矛、尖叶爬行卫矛、过墙风、攀援丝棉木、坐转藤、小藤仲、爬墙虎、换骨筋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微温;归肝、肾、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五叶壁藤

五叶壁藤,中药名。为葡萄科地锦属植物绿爬山虎ParthenocissuslaetevirensRehd.的根、茎或叶。植物绿爬山虎,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瘀通络,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四肢麻木,跌打瘀肿,骨折,痈肿,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五叶壁藤
别名大绿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五爪龙、山里七、爬墙风、五爪风、藤五加(《湖南药物志》),青龙藤、五爪金龙、五盘藤(《浙江药用植物志》)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入肝、肾经
毒性无毒《湖南药物志》
药材分类植物
盐匏藤

盐匏藤,中药名。为胡颓子科植物披针叶胡颓子ElaeagnuslanceolataWarb.的根和叶。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活血通络,疏风止咳,温肾缩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骨折,劳伤,风寒咳嗽,小便失禁。


中文名称盐匏藤
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阴丹
性味归经味酸,微甘,性温,归肾,肺,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肾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8910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