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苔草,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十字苔草CarexcruciataWahlenb.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具有解表透疹,理气健脾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
石蝉草,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石蝉草PeperomiadindygulensisMiq.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喘,麻疹,疮毒,癌肿,烧烫伤,跌打损伤,肾炎水肿。
石胆草,中药名。为苦苣科植物石胆草Corallodiscusflabellatus(Craib.)Burtt.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湿热,解疮毒,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湿热痹痛,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赤白带下,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鼠舌草,属荨麻目、荨麻科的一种植物。具有祛瘀止痛,解毒敛疮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烧伤烫伤。
双肾草,中药名。为兰科植物长距玉凤花HabenariadavidiiFranch.的块茎。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具有补肾,止带,活血之功效。用于肾虚腰痛,白带过多,跌打损伤。
水朝阳草,中药名。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水朝阳Inula helianthus-aquatica C.Y.Wu ex Ling[I.serrata Bur.et Franch.;I yunnanensis Franch.]的全草。具有降气化痰,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胸闷气喘,风湿痹痛,疔疮肿毒。
水木草,中药名。为提灯藓科植物匐枝尖叶提灯藓Plagiomniumcuspidatum(Hedw.)T.Kop.的植物体。分布于吉林、辽宁、陕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鼻衄,吐血,便血,崩漏。
水韩信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光叶蝴蝶草ToreniaglabraOsbeck的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瘀之功效。用于热咳,黄疸,泻痢,血淋,疔毒,蛇伤,跌打损伤。
水前草,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沼生蔊菜Rorippaislandica(Oed.)Borb.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黄疸,淋病,水肿,关节炎,痈肿,汤火伤。
水虾草,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散风止咳,清热止泻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暑热水泻,疔疮肿毒。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S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106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