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银叶委陵菜PotentillaleuconotaD.Don的根及全草。分布于西南及甘肃、台湾、湖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常用于风热声哑,肺痈,腹痛下痢,妇女白带。
山椒草,中药名。为荨麻科赤车属植物小赤车PellioniaminimaMakino[PellioniabrevifoliaBenth.]的全草。植物小赤车,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具有舒筋活血,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扭伤,跌打损伤,疮疖肿毒,蛇伤,鸡眼。
伤寒草,中药名。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夜香牛Vernoniacinerea(L.)Less.的全草或根。植物夜香牛,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疏风清热,除湿,解毒之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咳嗽,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腹泻,白带,疔疮肿毒,乳腺炎,鼻炎,毒蛇咬伤。
蛇胆草,中药名。为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蛇胆草TylophorasecamonoidesTsiang的根。植物蛇胆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广西。具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各种咳嗽。
肾炎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倒卵叶兔耳风Ainsliaealatifolia(D.Don)Sch.-Bip.var.obovate(Franch.)Griers.etLauener的全草。分布于云南。具有清热,利湿,止咳,解毒之功效。用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支气管炎,痢疾,刀枪伤。
蛇眼草,中药名。为菊科风毛菊属植物线叶风毛菊SaussurearomuleifoliaFranch.的全草或根。植物线叶风毛菊,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炎疼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声色草,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白鼓钉Polycarpaeacorymbosa(L.)Lam.的全草。分布于华南及江西、福建、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积之功效。用于暑湿泄泻,痢疾,小便淋痛,腹水,小儿疳积,痈疽肿毒。
狮子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不育红Rabdosiayuennanensis(Hand.-Mazz.)Hara的根茎或全草。分布于云南。具有祛风利湿,活血通经,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感冒,风湿骨痛,偏瘫,食积,脘痛,痢疾,黄疸,痛经,经闭,崩漏,瘰疬,梅毒,疮疡,麻疹,风疹,疥癞,跌打损伤,狂犬,毒蛇咬伤。
刷把草,中药名。为柳叶菜科植物滇藏柳叶菜EpilobiumwallichianumHausskn.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疏风清热,利湿止泻,活血接骨之功效。用于风热头痛,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腹泻,闭经,疮痈肿毒,跌打骨折。
水虱草,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水虱草Fimbristylismiliacea(L.)Vahl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具有清热利尿,活血解毒之功效。用于风热咳嗽,小便短赤,胃肠炎,跌打损伤。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S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106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