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脾经性温的中药

化香树叶

化香树叶,中药名。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Sieb.etZucc或圆果化香树PlatycaryalongipesWu的叶。具有解毒疗疮,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疮痈肿毒,骨痈流脓,顽癣,阴囊湿疹,癞头疮。


中文名称化香树叶
别名山柳叶、小化香叶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肾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离根香

离根香,中药名。为草海桐科植物离根香CalogynepilosaR.Br.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解蛇毒之功效。常用于风寒痹痛,胃痛,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离根香
别名肉桂草、美柱草、美花草、利根香、山茼蒿、根风藤。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肝、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浙江铃子香

浙江铃子香,中药名。为唇形科铃子香属植物浙江铃子香ChelonopsischekiangensisC.Y.Wu的根或全草。植物浙江铃子香,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具有散风寒,通经络,消积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筋骨酸痛,食积腹胀。


中文名称浙江铃子香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入肺、肝、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化香树果

化香树果,中药名。为胡桃科植物华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Sieb.etZucc的果实。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内伤胸腹胀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痈肿,湿疮,疥癣。


中文名称化香树果
别名化香树球、化香果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蜇砂

蜇砂,中药材名。本品为蜇蛾科昆虫家蜇BombyxmoriLinnaeus的粪便。功能主治为: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


中文名称蜇砂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药材分类动物
杜父鱼

杜父鱼,中药名。为杜父鱼科动物松江鲈TrachidermusfasciatusHeckel的肉。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胃脘疼痛,形瘦乏力,大便溏泄,小儿疳积。


中文名称杜父鱼
别名四鳃鲈、渡父鱼、黄䱂鱼、舩矴鱼、伏念鱼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苦草

苦草,中药材名。为水鳖科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 Physkium natans Lour.]的全草。具有燥湿止带,行气活血的功效。主治带下色白,产后恶露不尽。


中文名称苦草
别名带脚小草、小节草
性味归经味苦,性温;归脾、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荭草

荭草,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的地上部分。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中文名称荭草
别名游龙、红、茏古、岿、龙(艹颉)、红草、茏鼓、天蓼、石龙、大蓼、水红、水红花、红蓼、朱蓼、白水荭苗、蓼草、大毛蓼、东方蓼、水蓬稞、九节龙、大接骨、果麻、追风草、八字蓼、捣花、辣蓼、丹药头、家蓼、水红花草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肝、脾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浮尸草

浮尸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下江委陵菜PotentillalimprichtiiJ.Krause的全草。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具有健脾补肾,敛汗,止血之功效。用于久病体虚,阴虚盗汗,崩漏,带下。


中文名称浮尸草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肾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天文草

天文草,中药名。为菊科金钮扣属植物金钮扣SpilanthespaniculataWall.exDC.的全草。植物金钮扣,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止咳平喘,解毒利湿,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冒,咳嗽,哮喘,百日咳,肺结核,痢疾,肠炎,疮疖肿毒,风湿性关节炎,牙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天文草
别名雨伞草、散血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拟千日菊、山天文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红铜水草《云南中草药选》,大黄花、黄花苦草、苦草、过海龙、山骨皮、黑节关《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微温。入肺、胃、脾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62622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