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香树叶,中药名。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Sieb.etZucc或圆果化香树PlatycaryalongipesWu的叶。具有解毒疗疮,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疮痈肿毒,骨痈流脓,顽癣,阴囊湿疹,癞头疮。
离根香,中药名。为草海桐科植物离根香CalogynepilosaR.Br.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解蛇毒之功效。常用于风寒痹痛,胃痛,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浙江铃子香,中药名。为唇形科铃子香属植物浙江铃子香ChelonopsischekiangensisC.Y.Wu的根或全草。植物浙江铃子香,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具有散风寒,通经络,消积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筋骨酸痛,食积腹胀。
化香树果,中药名。为胡桃科植物华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Sieb.etZucc的果实。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内伤胸腹胀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痈肿,湿疮,疥癣。
蜇砂,中药材名。本品为蜇蛾科昆虫家蜇BombyxmoriLinnaeus的粪便。功能主治为: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
杜父鱼,中药名。为杜父鱼科动物松江鲈TrachidermusfasciatusHeckel的肉。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胃脘疼痛,形瘦乏力,大便溏泄,小儿疳积。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苦草,中药材名。为水鳖科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 Physkium natans Lour.]的全草。具有燥湿止带,行气活血的功效。主治带下色白,产后恶露不尽。
荭草,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的地上部分。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浮尸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下江委陵菜PotentillalimprichtiiJ.Krause的全草。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具有健脾补肾,敛汗,止血之功效。用于久病体虚,阴虚盗汗,崩漏,带下。
天文草,中药名。为菊科金钮扣属植物金钮扣SpilanthespaniculataWall.exDC.的全草。植物金钮扣,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止咳平喘,解毒利湿,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冒,咳嗽,哮喘,百日咳,肺结核,痢疾,肠炎,疮疖肿毒,风湿性关节炎,牙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626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