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参,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山蟛蜞菊WedeliawallichiiLess.的全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补血,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贫血,产后大流血,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地血香,中药名。为五味子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Kadsuraheteroclita(Roxb.)Craib的根或藤茎。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慢性腰腿痛。
血风藤,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翼核果VentilagoleiocarpaBenth.的根或茎。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具有补气血,强筋骨,舒经络之功效。常用于气血虚弱,月经不调,血虚经闭,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
血满草,中药名。为忍冬科植物血满草SambucusadnataWall.exDC.的全草或根皮。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具有祛风,利水,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急慢性肾炎,风湿疼痛,风疹瘙痒,小儿麻痹后遗症,慢性腰腿痛,扭伤瘀痛,骨折。
紫金血藤,中药名。为木兰子科植物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henryiClarke的藤茎和根。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心胃气痛,痨伤吐血,闭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金疮肿毒。
驼乳,中药名。为骆驼科骆驼属动物双峰驼CamelusbactrianusferusPrzewalski雌驼的乳汁。动物双峰驼,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具有补中益气,强壮筋骨之功效。主治久病虚损,筋骨痿弱,虫咬伤。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土砂仁,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和山姜AlpiniajaponicaMiq.的果实或种子。具有行气调中,健胃止呕的功效。主治痞胀腹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
土阿魏,中药名。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umtrichotomumThunb.的根皮捣取的液汁凝结而成。植物海州常山,分布于我国辽宁、甘肃、陕西以及华北、中南、西南各地,朝鲜、日本以至菲律宾北部也有分布。具有舒筋活血,化瘀消痰,化痞消症之功效。主治筋骨痛,顽痞。
土沉香,中药名。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Spreng.含有树脂的木材。植物白木香,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主治胸腹胀闷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土附,中药名。为塘鳢科塘鳢属动物沙塘鳢Odontobutisobscura(TemmincketSchlegel)的肉。沙塘鳢,分布于我国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地。具有补脾益气,除湿利水之功效。主治脾虚食少,水肿,湿疮,疥癣。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626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