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五味子根,中药名。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珍珠荚蒾ViburnumfoetidumWall.var.ceanothoides(C.H.Wright)Hand.-Mazz的根。植物珍珠荚蒾,分布于四川、贵州及云南。具有解毒,止血,止泻之功效。主治肠炎,痢疾,崩漏,先兆流产,荨麻疹。
山五味子叶,中药名。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珍珠荚蒾ViburnumfoetidumWall.var.ceanothoides(C.H.Wright)Hand.-Mazz的叶。植物珍珠荚蒾,分布于四川、贵州及云南。具有消肿止痛,敛疮生肌之功效。主治骨折,疖肿,跌打损伤。
鼠尾粟,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鼠尾粟Sporobolusfertilis(Steud.)W.D.Clayt.的全草或根。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甘肃、西藏等地。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利尿之功效。用于流脑、乙脑高热神昏,传染性肝炎,黄疸,痢疾,热淋,尿血,乳痈。
紫荆木,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紫荆CercischinensisBunge的木部。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具有活血,通淋之功效。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瘀滞腹痛,小便淋沥涩痛。
野苜蓿,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黄花苜蓿Medicagofalcata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具有健脾补虚,利尿退黄,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脾虚腹胀,消化不良,浮肿,黄疸,风湿痹痛。
根辣,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Schizomussarnda dehiscens(Craib)Li的根茎或叶。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的功效。主治喉痹,音哑,乳蛾,咳喘、湿热淋浊、水肿。
木通根,中药名。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及白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根。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行气,利尿,解毒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经闭,疝气,睾丸肿痛,脘腹胀闷,小便不利,带下,虫蛇咬伤。
蘡薁根,中药名。为葡萄科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 Hance的根。具有清湿热,消肿毒的功效。主治黄疸,湿痹,热淋,痢疾,肿毒,瘰疬,跌打损伤。
大毛桐子根,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毛桐Mallotusbarbatus(Wall.)Muell.-Arg.的根。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吐血,湿热泄泻,小便淋痛,带下。
铺地黍根,中药名。为禾本科黍属植物铺地黍PanicumrepensL.的根茎及根。分布于我国东南各地。具有清热平肝,利湿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主治高血压病,鼻衄,湿热带下,淋浊,鼻窦炎,腮腺炎,黄疸型肝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因篇幅关系,以归膀胱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056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