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茉莉根,中药名。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abilisjalapaL.的根。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热淋,白浊,水肿,赤白带下,关节肿痛,疮痈肿毒,乳痈,跌打损伤。
玉簪花根,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Hosta plantaginea(Lam.)Aschers.的根茎。具有消肿,解毒,止血的功效。主治痈疽,瘰疬,咽肿,吐血,骨鲠。
毛冬瓜根,中药名。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ActinidiaerianthaBenth.的根及根皮。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痈肿,乳痈,肺热失音,湿热痢疾,淋浊,带下,风湿痹痛,胃癌,食管癌,乳癌。根皮外用治跌打损伤。
尖耳贯众,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刺齿贯众Cyrtomium cartomium(Wall.)Presl[Aspidium Wall.]的根茎入药。具有解毒,活血,利水的功效。主治颈淋巴结核,疮毒,水肿,崩漏,跌打损伤。
水杨柳,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水柳仔 Homonoia riparia Lour.的皮、叶、根。具有清热,利胆,利尿,解毒的功效。主治急慢性肝炎囊炎,胆结石,膀胱结石,淋病,梅毒,痔疮,跌打损伤,烫伤。
水竹叶,中药名。为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Murdanniatriquetra(Wall.)Bruckn.的全草。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用于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喘,咳血,热淋,热痢,痈疖疔肿,蛇虫咬伤。
水松,中药名。为松藻科植物刺松藻Codiumfragile(Sur.)Heriot及长松藻CodiumcylindricumHolm.的藻体。刺松藻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沿岸分布较多;东南沿海较少。长松藻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福建、广东沿海较多。具有清暑解毒,利水消肿,驱虫之功效。用于中暑,水肿,小便不利,蛔虫病。
小叶金花草,中药名。为中国蕨科植物野鸡尾Onychiumjapouicum(Thumb)kunze的全草。分布于秦岭以南、广东以东、及山西、台湾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清热利湿,活血止血生肌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急性胃肠炎,痢疾,黄病,吐血,便血,尿血,农药中毒,野山薯,、木薯,、砷中毒,烧、烫伤,外伤出血。
水龙,中药名。为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水龙Ludwigiaadscendens(L.)Hara的全草。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南部。具有清热,利尿,解毒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燥热咳嗽,高热烦渴,淋痛,水肿,咽痛,喉肿,口疮,风火牙痛;外用于疮痈疔肿,烫火伤,跌打伤肿,腮腺炎,带状疱疹,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沼地马先蒿,中药材名。本品为玄参科沼地马先蒿PedicularispalustrisL.,以地上部分入药。功能主治为:利水通淋,祛风除湿,祛邪截疟,健脾止带。主治石淋,膀胱结气,排尿困难,并治疟疾寒热,中风湿痹,妇女带下等症。
因篇幅关系,以归膀胱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212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