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圆线蕨,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线蕨Colysishenryi(Bak.)Ching[GymnogrammehenryiBak.]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湖北、广西等地。具有凉血止血,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热咳血,尿血,小便淋浊,痈疮肿毒,毒蛇咬伤,风湿痹痛。
高山黄华,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ThermopsisalpinaLedeb.的花、果。分布于华北及陕西、新疆、云南、西藏。具有熄风定惊之功效,用于狂犬病。
黄蜀葵花,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的干燥花冠。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摘,及时干燥。
高山黄华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ThermopsisalpineLedeb.的根。分布于华北及陕西、新疆、云南、西藏。具有截疟,降压之功效,用于疟疾,高血压。
蒲种壳,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瓠子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var.hispida(Thunb.)Hara的老熟果皮。蒲种壳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面目四肢浮肿,膨胀,小便不通。
冬葵根,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野葵MalvaverticillataL.及冬葵MalvacrispaL.的根。野葵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冬葵我国西南及河北、甘肃、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种植。具有清热利水,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水肿,热淋,带下,乳痈,疳疮,蛇虫咬伤。
三白草根,中药名。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Lour.)Baill.[SpathiumchinensisLour.]的根茎。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和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具有利水除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脚气,水肿,淋浊,带下,痈肿,流火,疔疮疥癣。亦治风湿热痹。
蜀葵根,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rosea(Linn.)Cavan.的根。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排脓之功效。用于淋证,带下,痢疾,吐血,血崩,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烫伤烧伤。
向日葵根,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L.的根。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原产北美。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淋浊,水肿,带下,疝气,脘腹胀痛,跌打损伤。
因篇幅关系,以归膀胱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237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