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尾草,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狸尾草Urarialagopodioides(L.)Desv.exDC.,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颈淋巴结结核:全草2两,水煎服。毒蛇咬伤:鲜嫩枝、叶0.5~1两,嚼烂用开水或酒送服。痈疮肿痛:鲜叶捣烂外敷。
辣蓼草,中药名。为蓼科植物柳叶蓼PolygonumlapathifoliumL.var.salicifoliumSihbth.的全草。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具有解毒,健脾,化湿,活血,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痛,暑湿腹泻,肠炎痢疾,小儿疳积,跌打伤疼,疟疾。
兰花双叶草,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斑叶杓兰CypripediummargaritaceumFranch.的全草。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具有补肝明目,活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云翳遮睛,目昏,夜盲,风湿麻木,月经不调。
兰石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肉果草LanceatibeticaHook.f.etThoms.的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肺,排脓,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肺痈,流感,痢疾,咽喉肿痛。
狼萁草,中药名。为里白科植物铁芒萁Dicranopterislinearis(Burm.f.)Underw.的全草。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西藏、广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等地。具有止血,接骨,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血崩,鼻衄,咳血,外伤出血,跌打骨折,热淋涩痛,白带,风疹瘙痒,疮肿,烫伤,痔瘘,蛇虫咬伤,咳嗽。
鳞衣草,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鳞花草LepidagathisincurvaBuch.-Ham.exD.Don[LepidagathishaylinaNees]的带根全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疮疡肿毒,口唇糜烂,目赤肿痛,皮肤湿疹,跌打伤痛,蛇咬伤。
琉璃草子,中药名。为紫草科植物大果琉璃草CynoglossumdivaricatumSteph.exLehm.的果实。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具有收敛止泻之功效。常用于小儿腹泻。
狼油,中药材名。本品为食肉目犬科狼CanislupusL.,以油入药。功能主治为:补益,厚肠。主治肺结核,久咳。外治秃疮,皮肤皲裂等。
狼肉,中药名。为犬科犬属动物狼Canis lupus Linnaeus的肉。具有补五脏,厚肠胃,填精髓的功效。主治虚劳,冷积腹痛,风湿痹痛,瘫痪。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L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60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