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红膻,中药名。为伞形科茴芹属植物缺刻叶茴芹Pimpinella thllugiana Wolff的根或全草。具有温肾助阳,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温肺散寒的功效。主治阳痿不举,精少精冷,气滞血瘀,胸痹心痛,心悸气短,胸闷气短,风寒感冒,寒饮咳嗽等。
石梓,中药材名。本品为马鞭草科石梓GmelinachinensisBenth.,以根入药。功能主治为:活血去瘀,去湿止痛。闭经:根1.5两,水煎或炖瘦肉服。风湿:笛簕根、大罗伞各5钱,水煎服。湿重者加鸟不企根4钱。
石床,中药名。为钟乳滴下后凝积成笋状者。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温肾壮骨之功效。用于筋骨痿软,腰脚冷痛。
石苁蓉,中药名。为白花丹科植物海芙蓉Limoniumwrightii(Hance)Kuntze的根或全草。分布于我国台湾等岛屿。具有祛风除湿,软坚消肿,降压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高血压。
兰花石参,中药名。为桔梗科植物西南风铃草CampanulacolorataWall.的根。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补虚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瘫痪,破伤风,虚劳咳血,病后体虚。
狭叶竹节参,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狭叶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var.angustifolius(Burk)ChengetChu的根茎。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活血定痛,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产后出血过多,瘀血腹痛,经闭,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疮疡肿毒,蛇伤。
掌叶榕,中药名。为桑科榕属植物粗叶榕FicussimplicissimaLour.var.hirta(Vahl)Migo[F.hirtaVahl]的根和花序托(俗称果)。植物粗叶榕,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区。具有祛风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主治风湿骨痛,闭经,产后瘀血腹痛,白带,睾丸炎,跌打损伤。
生晒参,中药材名。为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贏、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藓生马先蒿,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藓生马先蒿PedicularismuscicolaMaxim.的根。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等地。具有补气固表,安神之功效。用于气血不足,体虚多汗,心悸乏力。
生藤,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须药藤Stelmatocryptonkhasianum(Benth.)H.Baill.的茎藤。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散寒,行气通络之功效。用于感冒,咳嗽,脘腹胀痛,风寒湿痹。
因篇幅关系,以味甘性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9409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