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花,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香茅Cymbopogoncitratus(DC.)Stapf的花。我国华南、西南、福建、台湾地区有栽培。具有温中和胃之功效。用于心腹冷痛,恶心呕吐。
旋花,中药名。为旋花科植物旋花Calystegiasepium(L.)R.Br.的花。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益气,养颜,涩精之功效。常用于面皯,遗精,遗尿之功效。
荷苞花,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桐的花朵。具有补血的功效。主治带症,痔疮,疝气,失眠。
紫梢花,中药名。为简骨海绵科动物脆针海绵Spongillafragills(Leidy)的干燥群体。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之功效。常用于阳痿,遗精,白浊,虚寒带下,小便失禁,阴囊湿痒。
凤尾蕉花,中药名。为苏铁科植物苏铁CycasrevoluteThunb.的花。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吐血,咳血,跌打损伤,遗精,带下。
柠条花,中药名。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CaraganaintermediaKuangetH.C.Fu的花。柠条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具有养阴,平肝之功效。常用于头晕,高血压病。
球花党参,中药名。为桔梗科植物球花党参CodonopsissubglobosaW.W.Smith的根。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
旋花根,中药名。为旋花科植物旋花Calystegiasepium(L.)R.Br.的根。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益气补虚,续筋接骨,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劳损,金疮,丹毒,蛔虫病。
蓝花石参,中药材名。本品为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西南风铃草CampanulacolorataWall.,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祛风,利湿,止血。用于风湿关节炎,破伤风,肺结核咯血。
因篇幅关系,以味甘性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11449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