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蔻,中药名。为姜科植物香豆蔻AmomumsubulatumRoxb.的种子。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散寒行气,健胃消食之功效。用于脘腹胀痛,食积不化,肺寒咳嗽。
细香葱,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细香葱Alliumascalonicum的全草。我国南方地区广为栽培。具有解表,通阳,解毒之功效。用于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小便不通,痈疽肿毒,跌打肿痛。
香根芹,中药名。为伞形科香根芹属植物疏叶香根芹Osmorhizaaristata(Thunb.)MakinoetYabeBot.的全草、根。分布于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全草散寒发表,止痛;根散寒发表,止痛,明目之功效。全草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周身疼痛,风寒湿痹;根用于胃寒纳少,雀目,鹅口疮。
香面叶,中药名。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香面叶Linderacaudata(Nees)Hook.f.的根、皮、叶。分布于云南南部及广西西部。具有止血生肌,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胸痛,咳嗽。
小青藤香,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轮环藤CyclearacemosaOliv.的根。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理气止痛,除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脘腹胀痛,腹痛吐泻,风湿疼痛,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狗咬伤,痈疽肿毒,外伤出血。
浙江铃子香,中药名。为唇形科铃子香属植物浙江铃子香ChelonopsischekiangensisC.Y.Wu的根或全草。植物浙江铃子香,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具有散风寒,通经络,消积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筋骨酸痛,食积腹胀。
化香树果,中药名。为胡桃科植物华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Sieb.etZucc的果实。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内伤胸腹胀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痈肿,湿疮,疥癣。
香根芹根,中药名。为伞形科香根芹属植物香根芹Osmorhizaaristata(Thunb.)MakinoetYabeBot.的根。分布于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健脾消食,养肝明目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夜盲症。
亚香棒虫草,中药名。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CordycepshawkesiiGray的菌核及子座。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补益肺肾,益精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肺结核,咳嗽痰血,身体虚弱,阳痿,遗精。
疏叶香根芹,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疏叶香根芹Osmorhizaaristata(Thunb.)MakinoetYabeBot.var.laxa(Royle)ConstanceetShan的根。分布于西南及甘肃、西藏等地。具有发表散寒,健胃止痛,明目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寒湿痹,胃寒纳少,呕吐,雀目,鹅口疮。
因篇幅关系,以归肺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5767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