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草子,中药名。为紫草科植物大果琉璃草CynoglossumdivaricatumSteph.exLehm.的果实。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具有收敛止泻之功效。常用于小儿腹泻。
单肾草,中药名。为兰科植物裂瓣玉凤花HabenariapetelotiiGagnep.的块茎。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具有补肾清肺之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阳痿,小儿遗尿,疝气,肺热咳嗽。
十字苔草,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十字苔草CarexcruciataWahlenb.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具有解表透疹,理气健脾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
台湾磨盘草,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几内亚磨盘草Abutilonindicum(Linn.)Sweetvar.guineense(Schumach.)Feng的全草或根。分布于台湾省。具有活血解毒,开窍之功效。用于耳鸣,耳聋,中耳炎。
高脚落山箕根,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中华野海棠Brediasinensis(Diels)H.L.Li的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具有祛风止痛,止泻之功效,用于头痛,腰痛,疟疾,小儿腹泻。
狼膏,中药名。为犬科动物狼Canis Lupus L.的脂肪。具有祛风补虚,润肤的功效。主治风痹,肺痨,老年咳喘,皮肤皲裂,秃疮。
狼尾巴花,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虎尾草LysimachiabarystachysBunge的全草或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利水,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乳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狼牙委陵菜,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狼牙委陵菜PotentillacryptotaeniaeMaxim.的带根全草。分布于东北及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肺虚咳嗽,泄泻,痢疾,胃痛,狂犬咬伤,疮疡。
阳桃根,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AverrhoacarambolaL.的根或根皮。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涩精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骨节风,瘫缓不遂,慢性头风,心胃气痛,遗精,白带。
泽泻叶,中药名。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plantago-aquaticaLinn.的叶。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河北、新疆、河南等地。生于沼泽边缘或栽培。具有益肾,止咳,通脉,下乳之功效。用于虚劳,咳喘,乳汁不下,疮肿。
因篇幅关系,以归肺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029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