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子草,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朝天罐OsbeckiaopiparaC.Y.WuetC.Chen的枝叶。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台湾、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止血调经之功效。用于湿热泻痢,淋痛,久咳,劳嗽,咯血,月经不调,白带。
荩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荩草Arthraxonhispidus(Thunb.)Makino的全草。全国均有分布。具有止咳定喘,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
罗伞草,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感应草Biophytumsensititvum(L.)DC.[OxalissensitivumL.;BiophytumnanumH.Chang]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具有化痰定喘,消积利水的功效。主治哮喘,小儿疳积,水肿,淋浊。
三棱草,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有喙红苞Carexphacotaspr.的带根全草。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各地。具有解表透疹,催生之功效。常用于小儿痧疹不出,妇人难产。
蛇胆草,中药名。为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蛇胆草TylophorasecamonoidesTsiang的根。植物蛇胆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广西。具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各种咳嗽。
刷把草,中药名。为柳叶菜科植物滇藏柳叶菜EpilobiumwallichianumHausskn.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疏风清热,利湿止泻,活血接骨之功效。用于风热头痛,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腹泻,闭经,疮痈肿毒,跌打骨折。
通经草,中药名。为中国蕨科粉背蕨属植物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argentea(Gmel.)Fee的全草。植物银粉背蕨,分布于全国各省区,尼泊尔、印度北部以及苏联、蒙古、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具有活血调经,止咳,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赤白带下,肺痨咳血,大便泄泻,小便涩痛,肺痈,乳痈,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肋间神经痛,暴发火眼,疮肿。
响铃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假地蓝CrotalariaferrugineaGran.或条叶猪屎豆CrotalarialinifoliaL.f.的根或全草。具有滋肾养肝,止咳平喘,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遗精,月经过多,白带,久咳痰血,哮喘,肾炎,小便不利,扁桃体炎,腮腺炎,疔疮肿毒。
一匹草,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梳帽卷瓣兰Bulbophyllumandersonii(Hook.f.)J.J.Smith的全草。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具有润肺止咳,益肾补虚,消食,祛风活血之功效。用于风热咳嗽,肺燥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肾亏体虚,小儿食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鹿寿草,中药名。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Pyrola japonica klenze ex Alef 的全草。具有补益肝肾、补肺定喘、收敛止血的功效,主治肾虚腰痛,痹证日久,肝肾不足、肺肾两虚,摄纳无权、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
因篇幅关系,以归肺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029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