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瓜,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堇菜ViolagrypocerasA.Gray的全草。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乳痈,急性结膜炎,跌打伤痛,便血,刀伤出血,蛇咬伤。
地菍,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MelastomadodecandrumLour.的地上部分。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高热,肺痈,咽肿,牙痛,赤白痢疾,黄疸,水肿,痛经,崩漏,带下,产后腹痛,瘰疬,痈肿,疔疮,痔疮,毒蛇咬伤。
地桃花,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地桃花UrenalobataL.或粗叶地桃花UrenalobataL.var.scabriuscula(DC.)Walp.的根或全草。地桃花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均有分布。粗叶地桃花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风湿痹痛,痢疾,泄泻,淋证,带下,月经不调,跌打肿痛,喉痹,乳痈,疮疖,毒蛇咬伤。
锦地罗,中药名。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DroseraburmanniiVahl的去花茎全草。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肠炎,肺热咳嗽,咯血,小儿疳积,肝炎,咽喉肿痛,疮疡癣疹。
小地柏,中药名。为卷柏科植物伏地卷柏SelaginellanipponicaFranch.etSav.的全草。分布于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止咳平喘,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咳嗽气喘,吐血,痔血,外伤出血,淋证,烫火伤。
小地扭,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宽叶母草Lindernianummularifolia(D.Don)Wettst.的全草。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具有凉血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咳血,疔疮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入地蜈蚣,中药名。为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zeylanica(L.)Hook.[BotrychiumzeylanicumL.;OsmundazeylanicaL.]的根茎或全草。分布云南、广西、海南、台湾等地。具有清肺化痰,散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哮喘,咽痛,跌打肿痛,痈疮,毒蛇咬伤。
海底柏,中药名。为海底柏科动物赫色海底柏Melitode sochracea(Linnaeus)和鳞海底柏Melitodess quamata Nutting 的群体。具有止咳止血、和胃止泻、安神镇惊的功效。主治咳血、呕吐、腹泻心神不安、怔忡烦乱、小儿惊风。
万年柏,中药名。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虎尾铁角蕨AspleniumincisumThunb.的干燥全草。植物虎尾铁角蕨,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河南、河北、辽宁、东到台湾,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海参崴)也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平肝镇惊,止痛之功效。主治肝炎,小儿惊风,牙痛,毒蛇咬伤。
梅花刺根,中药名。为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autilisRoyle的根。植物扁核木,分布于台湾、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咳消积之功效。主治疮疡肿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热咳嗽,食积停滞。
因篇幅关系,以归肺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746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