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破锣,中药名。为毛茛科铁破锣属植物铁破锣Beesiacalthifolia(Maxim.)Ulbr.的根茎。植物铁破锣,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贵州、广西北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及甘肃南部,缅甸北部也有分布。具有祛风,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目赤肿痛,咽喉疼痛,风湿骨痛,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
羊胡髭草,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披针苔草CarexlanceolataBoott的全草。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河南、贵州、四川等地。具有清热燥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疹,黄水疮,小儿羊须疮。
石上柏,中药名。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深绿卷柏SelaginelladoederleiniiHieron.的全草。分布于安徽、重庆、福建、广东、贵州、广西、湖南、海南、江西、四川、台湾、香港、云南、浙江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抗癌,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热咳嗽,乳腺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外伤出血。
石青菜,中药名。为苦苣苔科植物蛛毛苣苔Paraboeasinensis(Oliv.)Stapf的全草。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止咳平喘,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痢疾,肝炎,咳嗽,哮喘,荨麻疹,外伤出血。
石耳,中药名。为石耳科真菌石耳Umbilicariaesculenta(Miyoshi)Minks的地衣体。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浙江、安徽、江西、湖北、西藏等地。具有养阴润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肺虚劳咳,吐血,崩漏,肠风下血,痔漏,脱肛,淋浊,带下,毒蛇咬伤,烫伤和刀伤。
石链子,中药名。为兰科植物伏生石豆兰Bulbophyllumreptans(Lindl.)Lindl.的全草。分布于海南、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续筋接骨之功效。用于咳嗽咯血,慢性咽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骨折。
石油菜,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石油菜PileacavalerieiLevl.subsp.validaC.J.Chen的全草。分布于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清肺止咳,利水消肿,解毒止痛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肺结核,肾炎水肿,烧烫伤,跌打损伤,疮疖肿毒。
石枣子,中药名。为兰科植物云南石仙桃PholidotayunnanensisRolfe.的假鳞茎或全草。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润肺止咳,散瘀止痛,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肺痨咯血,肺热咳嗽,胸胁痛,胃腹痛,风湿疼痛,疮疡肿毒。
石珠,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多枝雾水葛Pouzolziazeylanica(L.)Benn.var.microphylla(Wedd.)W.T.Wang的全草。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接骨之功效。用于痈肿,梅毒,肺结核,骨折。
石萝藤,中药名。为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黄背勾儿茶Berchemiaflavescens(Wall.)Brongn.的根或茎。分布于四川、云南、陕西、湖北等地。具有理气,止痛,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胸腹胀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痢疾,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因篇幅关系,以归肺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746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