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山柑,中药名。为山柑科植物广州山柑CappariscantoniensisLour.的根、种子或茎叶。分布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痛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胃脘热痛,跌打伤痛及疥癣。
七叶胆,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的根状茎或全草。具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主治慢性气管炎。
鳐鱼胆,中药名。为鳐科动物孔鳐RajaporosaGünther、何氏鳐RajahollandiJordanetRichardson及近缘种的胆囊。孔鳐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何氏鳐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具有散瘀止痛,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跌打肿痛,疮疖,溃疡。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青蛙胆,中药名。为蛙科动物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Hallowell或金线蛙RanaplancyiLataste的胆汁。黑斑蛙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金线蛙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麻疹并发肺炎,咽喉糜烂。
猪胆粉,中药材名。本品为猪科动物猪SusscrofadommesticaBrisson.胆汁的干燥品。功能主治为:清热,润燥,解毒,止咳平喘。用于热病燥渴,目赤,喉痹,黄疸,百日咳,哮喘,泄泻,痢疾,便秘,痈疮肿毒。
野猪胆草,中药名。为兰科羊耳蒜属野猪胆草Liparisnervosa(Thunb.exA.Murray)Lindl.的全草。分布于浙江南部、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火牙痛,咽喉肿痛,跌打瘀肿。
沙柳,中药名。为杨柳科植物乌柳SalixcheilophilaSchneid.的枝叶、树皮或须状根。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祛风清热,散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麻疹初起,斑疹不透,皮肤瘙痒,慢性风湿,疮疖痈肿,腰扭伤。
肉爬皂,中药名。为凤仙花科植物短距凤仙花ZmpatientsmicrocentraHand-Mass.的全草或根。我省各地均产(《贵州民间药物》))。具有清热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喉痛,筋骨疼痛。
红茄苳,中药名。为红树科植物红茄苳RhizophoramucronataPoir.的树皮或根。分布于台湾。具有解毒利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泄泻,痢疾,尿血,外伤出血。
因篇幅关系,以归肺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98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