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母猪藤,中药名。为葡萄科植物车索藤Cayratiajaponica(Thunb.)Gagnep.var.pubifoliaMerr.etChun的全草或根。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清肝明目,凉血消痈,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肺痈,溲血,跌打损伤,烫伤。
轮环藤,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铁藤CycleapolypetalaDunn[C.hainanensisMerr.]的根或叶。分布于海南、广西南部及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白喉,热淋,石淋,牙痛,胃痛,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桐叶千金藤,中药名。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桐叶千金藤Stephaniahernandifolia(Willd.)Walp.的根。植物桐叶千金藤,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东北部(绥江)、贵州南部、广西西部和四川东部至西南部,亚洲南部及东南部,南至澳大利亚东部也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之功效。主治痈疖疮毒,咽喉肿痛,痄腮,风湿痹痛,痢疾,头痛,胃痛,劳伤疼痛。
裂叶崖角藤,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裂叶崖角藤Rhaphidophoradecursiva(Roxb.)Schott的根或茎。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舒筋,解表镇咳,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跌打骨折,风湿痹痛,流脑,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痈疮疖肿,外伤出血,蛇咬伤。
苦壶卢,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var.microcarpa(Naud.)Hara的果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利水,消肿,清热散结之功效。常用于水肿,黄疸,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
苦木叶,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的叶。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疮疖痈肿,无名肿毒,体癣,烫伤,外伤出血。
苦茄,中药名。为茄科植物欧白英SolanumdulcamaraL.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具有驱风除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疼痛,破伤风,痈肿,恶疮,疥疮,外伤出血。
苦壶卢子,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var.microcarpa(Naud.)Hara的种子。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利水,通窍,杀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鼻塞、鼻息肉、龋齿、聤耳,疥癣。
苦楝寄生,中药名。为桑寄生科植物华桑寄生Loranthus chinensis DC.的枝叶。具有清热化瘀,补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肺结核,跌打,腹痛。
苦荬菜,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苦荬菜Ixerisdenticulata(Houtt.)Stebb.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痈疖疔毒,乳痈,咽喉肿痛,黄疸,痢疾,淋证,带下,跌打损伤。
因篇幅关系,以归肺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98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