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蓼,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竹节蓼Homalocladiumplatycladum(F.Muell.exHook.)L.H.Bailey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原产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具有清热解毒,去瘀消肿之功效。用于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木半夏,中药名。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木半夏ElaeagnusmultifloraThunb.的叶、果实及根。分布于华东及中原、西南地区、湖北、湖南、广东。叶具有平喘,活血之功效;根具有行气活血,止泻,敛疮之功效;果实具有平喘,止痢,活血消肿,止血之功效。果实用于哮喘、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痔疮下血,肿毒;叶用于哮喘、跌打损伤;根用于跌打损伤,虚弱劳损,泻痢,肝炎,恶疮疥疮。
鸭脚木根,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lla(Lour.)Harms的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具有疏风清热,除湿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妇女热病夹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野苎麻,中药名。为荨麻科苎麻属植物束序苎麻BoehmeriasiamensisCraib的全株。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除湿,祛风止痒,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肠痈,腹痛,泄泻,经闭,痞块,风湿痹痛,湿疹,皮肤瘙痒。
半蒴苣苔,中药名。为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植物半蒴苣苔 Hemiboea henryi Clarke.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烧烫伤。
鸭公青,中药名。为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云南勾儿茶Berchemia yunnanensis Franch.的根、叶。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黄疸,肾炎水肿,痢疾,红崩,白带,风湿骨痛,痛经;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天香炉,中药名。为野牡丹科金锦香属植物金锦香OsbeckiachinensisL.的全草或根。植物金锦香,分布于长江以南有台湾、广西、贵州等地。具有化痰利湿,祛瘀止血,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咳嗽,哮喘,小儿疳积,泄泻痢疾,风湿痹痛,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牙痛,脱肛,跌打伤肿,毒蛇咬伤。
南瓜根,中药名。为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ex Lam)Duch.ex Poir.的根。具有利湿热,通乳汁的功效。主治湿热淋证,黄疸,痢疾,乳汁不通。
苏铁根,中药名。为苏铁科植物苏铁CycasrevolutaThunb.的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腰痛,白带,口疮。
结根草莓,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结根草莓的全草。6~7月采,茎最好,除去枯枝残叶及须根,晾干。功能主治为:止血排脓。治肺瘀血及子宫出血等病。
因篇幅关系,以味淡性平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348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