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吊蜡烛,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WrightiapubescensR.Br.的根或茎枝。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通络,化痰散结,利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膝疼痛,跌打损伤,瘰疬,慢性支气管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九爪龙,中药材名。本品为兰科九爪龙VandaamesianaReichb.,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消炎,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主治疟疾,咽炎,扁桃体炎,膀胱炎,尿道炎,跌打损伤,风湿痛,腰痛,骨折,外伤出血。本品还可治月经不调。
绣球藤,中药材名。本品为毛茛科绣球藤ClematisranunculoidesFranch.,以根或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祛瘀活络,利尿。主治疖痈,并治尿闭,乳腺炎,跌打损伤。
白粉藤,中药名。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Cissusrepens(WightetArn.)Lam.的根或藤茎。具有化痰散结,消肿解毒,祛风活络的功效。主治颈淋巴结结核,扭伤骨折,腰肌劳损,风湿骨痛,坐骨神经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小儿湿疹。
黄鳝藤根,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ioribunda(Wall.)Brongn.的根。具有健脾利湿,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脾胃衰弱,食少,胃痛,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风毒流注,关节风湿痛。
风藤草根,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钝萼铁线莲ClematispeteraeHand.-Mazz.的根。具有祛风湿,利小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小便不利,水肿,淋浊癃闭,闭经,跌打损伤。
雀梅藤,中药名。为鼠李科雀梅藤属植物雀梅藤Sageretiathea(Osbeck)Johnst.的根。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具有降气,化痰,祛风利湿之功效。主治咳嗽,哮喘,胃痛,鹤膝风,水肿。
毛叶白粉藤,中药名。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毛叶白粉藤(Cissusassamica(Laws.)Craib[VitisassamicaLaws.])的藤茎。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西、福建、西藏等地。味淡、微涩,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止咳、平喘、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毒蛇咬伤等病症。
山毛藓,中药材名。本品为苔藓类曲尾藓科山毛藓属植物山毛藓Oreasmartiana(Hopp.etHornsch.)Brid.,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阴干用。功能主治为:养阴清热,养血安神。用于阴虚潮热,神经衰弱,癫狂,筋骨疼痛。
牛角藓,中药名。为柳叶藓科植物牛角藓Cratomeuronfilicinum(Hedw.)Spruc.[HypnumfilicinumHedw.;Amblystegiumfilicinum(Hedw.)DeNot.]的植物体。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宁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心神不安,惊悸怔忡。
因篇幅关系,以味淡性平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345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