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地罗,中药名。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DroseraburmanniiVahl的去花茎全草。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肠炎,肺热咳嗽,咯血,小儿疳积,肝炎,咽喉肿痛,疮疡癣疹。
笔仔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Kunth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泄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蚀,尿血,小便不利。
白淋草,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长茎冷水花Pilea longicaulis Hand.-Mazz.的全草。具有散瘀消肿,解毒敏疮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烧烫伤。
草金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自背苇谷草Pentanema indicun(L.)Ling var.hypoleucum(Hand.-Mazz.)Ling[Inula indica L.var.hypoleuca Hand.-Mazz.]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的功效。主治痄腮,咽喉肿痛,石淋。
星色草,中药名。为石竹科白鼓钉属植物白鼓钉Polycarpaea corymbosa Lam.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的功效。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肠炎,实症腹水,消化不良。
茄叶一枝蒿,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岗斑鸠菊VernoniaclivorumHance的全草。分布于广东、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腮腺炎,风火牙痛。
小白花苏,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大独脚金Strigamasuria(Ham.exBenth.)Benth.的全草。分布于江苏、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健脾消积,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小儿疳积,食欲不振,黄疸,水肿,小便淋沥。
蜂药,中药名。为卷柏科植物疏叶卷柏Selaginellakraussiana(Kunze)A.Br.的全草。具有祛痰止咳,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痔疮,疮毒,烧伤,蜂刺伤及出血。
白接骨,中药名。为爵床科白接骨属植物白接骨Asystasiella chinensis(S.Moore)E.Hossain[Asystasia chinensis S.Moore]的全草。具有化瘀止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瘀肿,扭伤骨折,风湿肢肿,腹水,疮疡溃烂,疖肿,咽喉肿痛。
因篇幅关系,以味淡性凉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49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