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味淡性寒的中药材

竻苋菜

竻苋菜,中药名。为苋科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的根或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痢疾,便血,浮肿,白带,胆结石,瘰疬,痔疮,疔疮,喉痛,蛇咬伤。


中文名称竻苋菜
拉丁文名Amaranthus spinosus L.
别名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野勒苋、刺刺草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寒;归大肠、小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老鼠竻

老鼠竻,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老鼠竻Acanthus ilicifolius L.的根及茎。具有消肿散瘀的功效,主治痄腮,瘰疬,急、慢性肝炎。


中文名称老鼠竻
拉丁文名Acanthus ilicifo-lius L.
别名老鼠怕、软骨牡丹
性味归经味淡,性寒;归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走边疆

走边疆,中药材名。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Viola acuminata Ledeb.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跌打肿痛,疮疖肿毒,急性传染性肝炎。


中文名称走边疆
别名红铧头草
性味归经味淡,性寒
药材分类植物
竹叶

竹叶,中药名。为禾本科毛竹属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odd.)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的叶。具有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口疮尿赤。


中文名称竹叶
拉丁文名Bambusae Caulis In Taenias
别名淡竹叶
性味归经味甘、味辛、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粉瘤菌

粉瘤菌,中药名。为假丝菌科真菌粉瘤菌Lycogalaepidendrum(L.)Fr.[LycoperdonepidendrumL.]的子实体。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主治粘膜发炎。


中文名称粉瘤菌
性味归经味淡、性微寒
药材分类植物
龙须莞

龙须莞,中药材名。本品为莎草科龙须莞ScirpussubcapitatusThw.,以全草、根入药。功能主治为:利尿通淋,清热安神。主治尿路感染,糖尿病,失眠,目赤肿痛。


中文名称龙须莞
别名龙须草、类头状花序藨草。
性味归经淡,寒。
药材分类植物
灯台菜

灯台菜,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大苞景天SedumamplibracteatumK.T.Fu的全草。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行瘀之功效。常用于产后腹痛,胃痛,大便燥结,烫火伤。


中文名称灯台菜
别名苞叶景天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寒。归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蜗牛壳

蜗牛壳,中药名。为巴蜗牛科巴蜗牛属动物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similaris(Freussde)、华蜗牛属动物华蜗牛Cathaicafasciola(Draparnaud)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壳。动物同型巴蜗牛,分布于我国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动物华蜗牛,分布于我国吉林、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杀虫,消肿之功效。主治小儿疳积,齿䘌,瘰疬,酒皶鼻,脱肛。


中文名称蜗牛壳
性味归经味淡,性寒。入肝、脾、肺经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冬瓜

冬瓜,中药名。为葫芦科冬瓜属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B.cerifera Savi]的果实。具有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的功效。主治水肿胀满,淋证,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并解丹石毒、鱼毒、酒毒。


中文名称冬瓜
别名白瓜、水芝、白冬瓜、地芝、濮瓜、东瓜、枕瓜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微寒;归肺、大小肠、膀胱经
药材分类植物
聚藻

聚藻,中药名。为小二仙草科植物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L.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各地。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热病烦渴,赤白痢,丹毒,疮疖,烫伤。


中文名称聚藻
别名水藻、水蕴、鳃草、牛尾蕴、藻、金鱼草、草纱、小二仙草、狗尾巴草、狐尾草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寒
毒性无毒《纲目》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味淡性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16014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