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松草,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folum L.var.sibiricum Regelet Tiling[T.comtortum L.;T.aquilegifolium L.subsp.asiaticum(Nakai)Kitag.]的根及根茎。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心烦,湿热泻痢,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红马蹄草,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红马蹄草HydrocotylenepalensisHook.伞形科植物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痰中带血,痢疾,泄泻,痛经,月经不调,跌打伤肿,外伤出血,痈疮肿毒。
兰石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肉果草LanceatibeticaHook.f.etThoms.的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肺,排脓,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肺痈,流感,痢疾,咽喉肿痛。
水虾草,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散风止咳,清热止泻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暑热水泻,疔疮肿毒。
油桐叶,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的叶。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消肿,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肠炎,痢疾,痈肿,臁疮,疥癣,漆疮,烫伤。
鞭叶铁线蕨,中药名。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鞭叶铁线蕨Adiantum caudatum L.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痢疾,水肿,小便淋涩,乳痈,烧烫伤,毒蛇咬伤,口腔溃疡。
黑塔子,中药名。为柿科植物乌柿DiospyroscathayensisSteward的根、叶。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地。根具有清肺热,凉血止血,行气利水之功效。叶具有解毒散结之功效。根常用于肺热咳嗽,吐血,肠风,痔血,水臌腹胀,疮疖,烧伤。叶常用于疮疖,水火烫伤。
苦瓜花,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的花。我国南北均普遍栽培。具有清热解毒,和胃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胃气痛。
单花鸢尾,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单花鸢尾IrisunifloraPall.的根茎。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西北部。具有泻下行水之功效。常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淡花当药,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北方獐牙菜Swertiadiluta(Turcz.)Benth.etHook.f.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青海、甘肃、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健胃之功效。常用于骨髓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肝炎,消化不良,痢疾,疮痈疥癣,毒蛇咬伤。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388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