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叶,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羊蹄RumexjaponicusHoutt.和尼泊尔酸模RumexnepalensisSpreng.的叶。具有凉血止血,通便,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便秘,小儿疳积,痈疮肿毒,疥癣。
紫薇叶,中药名。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的叶。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痈疮肿毒,乳痈,痢疾,湿疹,外伤出血。
矩叶大青,中药材名。本品为十字花科长圆果菘蓝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名:IsatisoblongaiaD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利咽;凉血解毒。主伤寒;细菌性痢蒺;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鼻衄。
对叶林根,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西藏吊灯花CeropegiapubescensWall.的根。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杀虫之功效。常用于蛔虫病。
宽叶鼠曲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宽叶鼠麴草Gnaphaliumadnatum(Wall.exDC.)Kitam.的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散结,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湿热痢疾,痈疽肿毒,瘰疬,外伤出血。
旋柄茄,中药名。为茄科植物旋花茄SolanumspiraleRoxb.的全株。分布于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疟疾、湿热泻痢,小便涩痛,疮疡肿毒。
牛肋筋,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小叶黄花稔SidaretusaL.的全草。分布于华南及西南地区。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散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雍于大肠,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湿热迫胆,胆汁外溢,身黄,目黄,尿黄之阳黄证,外敷可治火热毒盛,痈疽疮疖,焮红肿痛,走注流火,无名肿毒。
红粘谷子,中药名。为苋科植物繁穗苋AmaranthuspaniculatusL.的种子。我国各地栽培或野生。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胁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土黄连,中药名。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九莲小檗BerberisjulianaeSchneid.或湖北小檗BerberisgagnepainiiSchneid.的根或茎叶。植物九莲小檗,分布于我国湖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植物湖北小檗,分布于湖北、云南、四川、贵州。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热泻,赤痢,火眼赤痛,齿龈肿痛,痄腮,丹毒,热淋,湿疹。
土黄芩,中药名。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偏花黄芩ScutellariataylorianaDunn的根。植物偏花黄芩,分布于我国广东,湖南西南部,广西东北部,贵州。具有清肺止咳,燥湿止痢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咯血,湿热泄泻,痢疾。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388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