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字母S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

疏土汤

疏土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四。具有疏肝健脾,理气解郁之功效。主治因脾胃气郁所致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如呕清水,或泻利暴注,以致两足两跗肿,渐渐身亦肿大。症见呕吐噫气,胃脘胀闷,胁肋时痛,不思饮食,肠鸣泄泻,肢体困乏,舌苔白腻,脉虚弦。临床常用于肝脾不调之呕吐、胃痛、腹痛、泄泻、阳郁热厥等证。


名称疏土汤
出处《辨证录》卷四
功用疏肝健脾,理气解郁
主治因脾胃气郁所致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如呕清水,或泻利暴注,以致两足两跗肿,渐渐身亦肿大
四味土木香散

四味土木香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具有清温解表之功效。主治温病初期,发冷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胸胁作痛。


名称四味土木香散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
功用清温解表
主治温病初期,发冷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胸胁作痛
四子调中汤

四子调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医鉴》卷五。具有行气化痰,降逆和胃之功效。主治翻胃,或大小便闭,及痰气壅盛。


名称四子调中汤
出处《古今医鉴》卷五
功用行气化痰,降逆和胃
主治翻胃,或大小便闭,及痰气壅盛
蜀椒救中汤

蜀椒救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卒中寒湿,内挟秽浊伏阴与湿,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


名称蜀椒救中汤
别名救中汤
出处《温病条辨》卷二
功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卒中寒湿,内挟秽浊伏阴与湿,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
四子调中汤《古今医鉴》

四子调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医鉴》卷五。具有行气化痰,降逆和胃之功效。主治翻胃,或大小便闭,及痰气壅盛。


名称四子调中汤《古今医鉴》
出处《古今医鉴》卷五
功用行气化痰,降逆和胃
主治翻胃,或大小便闭,及痰气壅盛
顺经汤《续名家方选》

顺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续名家方选》。主治乳痈。


名称顺经汤《续名家方选》
出处《续名家方选》
主治乳痈
熟大黄汤

熟大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三因》卷十三。具有通经活血,泻瘀止痛之功效。主治①《三因》:坠堕闪肭,腰痛不能屈伸。②《得效》:打扑腰痛,恶血蓄瘀,痛不可忍。


名称熟大黄汤
出处《三因》卷十三
功用通经活血,泻瘀止痛
主治①《三因》:坠堕闪肭,腰痛不能屈伸。②《得效》:打扑腰痛,恶血蓄瘀,痛不可忍
三香散《景岳全书》

三香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牙根肿痛。


名称三香散《景岳全书》
出处《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功用消肿止痛
主治牙根肿痛
神圣香姜散

神圣香姜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博济方》卷三。主治①《博济》:久患脾泄泻。②《圣济总录》:脓血痢。


名称神圣香姜散
别名借气散(《圣济总录》卷七十六)、香姜散(《三因》卷十一)、姜黄散(《寿亲养老》卷四)
出处《博济方》卷三
主治①《博济》:久患脾泄泻。②《圣济总录》:脓血痢
神效参香散

神效参香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合济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主治脏气虚怯,冷热不调,积在脏腑,作成痢疾,或下鲜血,或如豆汁,或如鱼脑,或下瘀血,或下紫黑血,或赤白相杂,或成五色,里急后重,日夜频并。症见脐腹绞痛,甚不可忍,及噤口,疳盅,时瘟诸痢,产后泄泻,及痢疾日久,积秽已去,滑泄不止。


名称神效参香散
别名参香散(《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九)神效参苓散(《嵩崖尊生全书》卷九)、神效参术散《会约医镜》卷十五)
出处《太平惠民合济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功用和脾,健肠,止泄,止痢
主治脏气虚怯,冷热不调,积在脏腑,作成痢疾,或下鲜血,或如豆汁,或如鱼脑,或下瘀血,或下紫黑血,或赤白相杂,或成五色,里急后重,日夜频并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S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只列出前180个,共491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