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字母M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

牡丹散《小品方》

牡丹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张文仲引《小品方》(见《外台》卷二十六)。主治㿗偏大气胀。


名称牡丹散《小品方》
别名防风散(《圣惠》卷四十四)
出处张文仲引《小品方》(见《外台》卷二十六)
主治㿗偏大气胀
牡丹散《局方》

牡丹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名称牡丹散《局方》
出处《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牡丹汤《普济方》

牡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三一七。具有清肠,下瘀,解毒之功效。主治肠痈,小腹肿痞,按之即痈如淋,小便自调,发热,自汗出,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洪数,脓已成,不可下。


名称牡丹汤《普济方》
别名牡丹皮汤(《痈疽验方》)、大黄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出处《普济方》卷三一七
功用清肠,下瘀,解毒
主治肠痈,小腹肿痞,按之即痈如淋,小便自调,发热,自汗出,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洪数,脓已成,不可下
麦煎散《局方》

麦煎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主治小儿外感风寒,内有蕴热,壮热呕吐,咳嗽气喘,面赤自汗;营卫不调,夜有盗汗,形体消瘦,四肢烦疼者。 


名称麦煎散《局方》
出处《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主治小儿外感风寒,内有蕴热,壮热呕吐,咳嗽气喘,面赤自汗;营卫不调,夜有盗汗,形体消瘦,四肢烦疼者
麻黄根汤《袖珍小儿方》

麻黄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袖珍小儿方》卷六。主治小儿疟疾盗汗,寒热进退。


名称麻黄根汤《袖珍小儿方》
出处《袖珍小儿方》卷六
主治小儿疟疾盗汗,寒热进退
莽草散《普济方》

莽草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博济》。具有舒筋活络,清热凉血之功效。主治足背丹毒。


名称莽草散《普济方》
出处《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博济》
功用舒筋活络,清热凉血
主治足背丹毒
木瓜茱萸汤《普济方》

木瓜茱萸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二四四。为《千金》卷七引苏长史方。主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


名称木瓜茱萸汤《普济方》
别名吴茱萸汤,茱萸汤
出处《普济方》卷二四四,为《千金》卷七引苏长史方
主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
莽草散《太平圣惠方》

莽草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主治风,身体如虫行。


名称莽草散《太平圣惠方》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主治风,身体如虫行
麻黄根汤《太平圣惠方》

麻黄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十二。主治伤寒虚汗不止。


名称麻黄根汤《太平圣惠方》
别名麻黄根散《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十二
主治伤寒虚汗不止
麻黄定喘汤

麻黄定喘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张氏医通》卷十三。具有清化热痰,宣降肺气,平喘降哮之功效。主治寒包热邪,哮喘痰嗽,遇冷即发;寒滞郁热,逆满喘急,脉浮紧数者。


名称麻黄定喘汤
别名麻黄柴胡升麻汤(为《兰室秘藏》卷下)
出处《张氏医通》卷十三
功用清化热痰,宣降肺气,平喘降哮
主治寒包热邪,哮喘痰嗽,遇冷即发;寒滞郁热,逆满喘急,脉浮紧数者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M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只列出前180个,共212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