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不宿,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 Koidz.或楤木Arlia chinensis L.的茎枝。具有追风,行血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紫云风,胃痛。
金腰箭,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金腰箭Synedrellanodiflora(L.)Gaertn.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透疹,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癍疹,疮痈肿毒。
白叶不翻,中药材名。为菊科植物钩苞大丁草Gerbera delauayi Franch.[G.hen-ryi Dunn]的根。具有清热化痰,消积杀虫的功效。主治感冒,咳嗽气喘,痢疾,胃痛,消化不良,蛔虫症,外伤出血。
鹰不泊,中药名。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勒檔Zanthoxylum avi-cennae(Lam.)DC.的叶、根、果实。鹰不泊叶: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跌打肿痛,腰肌劳损,黄疸,乳痈,肠痈,痔疮,疖肿。鹰不泊根:具有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胃痛,腹痛,小儿腹胀。鹰不泊果: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脘腹疼痛,黄疸水肿,白带,感冒,咳嗽。
鸟不企,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黄毛檧木AraliadecaisneanaHance的根。鸟不企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风湿痹痛,腰腿酸痛,湿热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闭经,产后风痛,跌打肿痛,胃脘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鹰不扑,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虎刺楤木Araliaarmata(Wall.)Seem.的根、根皮和枝叶。分布于江西、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具有散瘀,祛风,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水肿,痢疾,白带,胃脘痛,头痛,咽喉肿痛,乳痈,无名肿毒,瘰疬。
深山不出头,中药名。为蛇菰科植物红烛蛇菰BalanophoramutinoidesHayata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凉血,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胃痛,咯血,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痔疮。
鹰骨,中药名。为鹰科动物苍鹰Accipitergentilis(Linnaeus)的骨骼。具有祛风湿,续筋骨的功效。主治筋骨疼痛,损伤骨折。
鹰头,中药名。为鹰科动物苍鹰Accipitergentilis(Linnaeus)的头部。繁殖在我国东北北部;河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处为旅鸟和冬候鸟。具有滋阴熄风之功效。常用于头风眩晕。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灰包,中药名。为灰包科真菌多形灰包Lycoperdon polymorphum Vin.的子实体。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的功效。主治急性咽喉炎,肺炎,肺脓肿、鼻衄,外伤出血。
因篇幅关系,以味辛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316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