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叶,中药名。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apelta(Lour.)Muell.-Arg.的根或叶。分布于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根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之功效,常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叶具有消炎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揉白叶,中药名。为忍冬科植物水红木ViburnumcylindricumBuch.-Ham.exD.Don的根、叶、花。分布于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叶: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根:具有祛风活络之功效。花:具有润肺止咳之功效。叶:常用于痢疾,急性胃肠炎,口腔炎,尿路感染;外用治烧烫伤,疮疡肿毒,皮肤瘙痒。根:常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疼痛。花:常用于肺燥咳嗽。
樗叶,中药材名。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叶。功能主治为: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
①《唐本草》:味苦,有毒。
②《纲目》:苦,温,有小毒。
大叶白纸扇,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大叶白纸扇MussaendaesquirolliLévl.的茎叶或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解暑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中暑高热,咽喉肿痛,痢疾,泄泻,小便不利,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白背青荚叶,中药名。为山茱萸科植物白粉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var.Hypoleuca Hemsl.ex Rehd.的叶。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水肿,热淋,便血,疮肿,跌打瘀肿。
慈姑叶,中药名。为泽泻科慈姑属植物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var.sinensis(Sims)Makino或野慈姑S.trifolia L.的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黄疽,水肿,恶疮肿毒,丹毒,瘰疬湿疹,蛇虫咬伤。
蓖麻叶,中药名。为大戟科蓖麻属植物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的叶。具有祛风除湿,拔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脚气,风湿痹痛,肌肤麻痹,痈疮肿毒,疥癣瘙痒,子官下垂,脱肛,咳嗽痰喘。
斜叶榕叶,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斜叶榕FicustinctoriaForst.f.subsp.gibbosa(Bl.)Corner的叶。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痰止咳,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大叶桉叶,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robustaSmith的叶。具有疏风发表,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感冒,高热头痛,肺热喘咳,泻痢腹痛,疟疾,风湿痹痛,丝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咽喉肿痛,目赤,翳障,耳痈,丹毒,痈疽,乳痈,麻疹,风疹,湿疹,疥癣,烫伤。
莱菔叶,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莱属植物莱菔Raphanus sativus L.的基生叶。具有消食理气,利咽,消肿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脘腹痞满,呃逆,吐酸,泄泻,痢疾,咳痰,音哑,咽喉肿痛,妇女乳房肿痛,乳汁不通。外治损伤瘀肿。
因篇幅关系,以味苦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5068个